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社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2210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41日起施行。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孕育演绎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从夏商周到汉唐宋,中国进入了以长安洛阳开封为东西轴线的中国大古都的黄河时代,黄土黄河黄种人,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黄色文明。此后,黄河文化的基本传统体制始终在周、秦、汉、唐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并与历史时期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达到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等有机结合,从而演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在国家大力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应把黄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传承黄河文化。
2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的口号是“多快好省”,后来变为了“调整巩固”;改革开放后,我们“力争上游”,“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现在又倡导“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曾经的“黑猫白猫”,现在既要“抓到耗子”,又要“可持续性发展”。一个口号,一段时间,一个时代。这表明(       
①文化需要鲜明表达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       
②每个时代的口号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深深相关
③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社会的产物,烙印深刻       
④以上口号折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2-12-28更新 | 305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农业文化遗产不是博物馆里蒙着尘土的古文物,而是山野之间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创造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价值实现机制,内蒙古以敖汉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减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的绮丽风光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由此可见(       
①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②中国农耕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恒久而鲜活
③农业文化遗产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
④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22年2月18日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公布三周年,香港邮政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主题,发行了一套11枚面值2元的邮票,分别展示大湾区内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九市的地标及最新发展。这套邮票(     
①能够集中体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②是促进粤港澳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作为文化的物化形式,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变迁
④承载、表达、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发展的精神追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18更新 | 687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有人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和它的居民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这告诉我们(     
①城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②城市建设蕴含着人们的精神特质
③城市建设扩展了文化的形式                    
④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创造的物质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1更新 | 108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红色旅游,有利于(       
①改造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打造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文化强国
④实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 . 以“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为内容的新时期山东精神,脱胎于两千年齐鲁风尚,历经硝烟战火的萃取和改革浪潮的洗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精神被不断地赋予新时代的内涵,这是因为(       
A.文化决定经济
B.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C.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2022-12-0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将重大的历史事件浓缩在一幅幅笔画中,是藏族传统文化特有的形态。古人借此记录历史,期冀恒久传世。从藏族起源说到松赞干布统一高原,迎请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按时间顺序、以连环图形绘制的壁画,可谓是一半泥土、一半匠心,装点了佛堂,铭刻了历史。由此可见,(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影响了人
②壁画是中华文化延续的源头活水
③历史借助文化载体跨越了时空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01更新 | 552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动于2022年9月1日在北京服贸会文旅服务馆开幕,巴基斯坦、特立尼达等参展国家都奉献了非常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化演出。此外,还有30余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现场“摆摊”,介绍各自国家的文旅资源、特色产品,促进各国的文化贸易交流。这体现了(     
①不同文化中凝结着各民族的价值观念
②各国文化个性中蕴含着世界文化共性
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泰安市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该市努力发掘黄河文化的核心价值,凝练出具有泰安特色的文化元素,并加以保护、传承、利用,讲好“黄河故事”。

针对境内黄河文化沿河流线性分布和空间分散的特点,该市整合区域黄河文化资源,通过开放融合创新,先后推出云游泰山、畅游泰安府、唐乡寻宝、云游四季东平湖等,通过特色旅游线路进行空间串联和区域联动,实现整体一张图式的发展,讲活“黄河故事”。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泰安市全力促进文旅融合,文化、旅游碰撞出的全新元素渐成泰安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促进了区域内“生态、形态、文态、业态”协同发展,努力讲精“黄河故事”。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奉安市是如何讲好、讲活、讲精“黄河故事”的。
2022-11-27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