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社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014·全国·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下面能体现它们之间关系的正确的传导顺序是(     
①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文化产品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产业或部门
A.①→③→④→②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①→③→②
2022-01-12更新 | 647次组卷 | 230卷引用:2015届湖北蕲春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下列对经济与文化之间关系传导顺序的排列,合理的是
①文化产品增多,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③资本涌入,文化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
2020-04-13更新 | 407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3年11月24日,汉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暨首届东汉文化研讨会在枣阳市举行。襄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柯红勇表示,举办汉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是传承发展汉文化特别是东汉文化、深化拓展中华文明理论研究的有效路径和举措,更是深度挖掘和发扬枣阳汉文化、促进枣阳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平台。由此可见,举办此次座谈会有利于(       )
①彰显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②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③加强文化宣传,推动文化交融
④挖掘文化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17年2月6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中乌首个合作项目落地。“一带一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导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够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文化在交流和传播中互学互鉴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浙江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念好新时代“山海经”,打造独特文化“金名片”。

材料一   在探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浙江省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将推动山区县发展定位成“新增长点”。淳安县聚焦“短处”向“长处”转化,原来的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产业受限的“短处”,如今变成山清水秀、资源丰富、人文独特的资源禀赋,成为推动山区发展的“长处”。围绕这些资源票赋,当地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探寻山区县产业迭代升级的新路径,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描绘了“山区不是包袱,而是发展希望所在”的新画卷。

(1)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观点,阐释淳安县如何描绘“山区不是包袱,而是发展希望”的新画卷。

材料二   从史前星火到古代辉煌,从近代变革到当代发展,浙江的文化之脉悠久深厚、意蕴丰富。为打造浙江文化标识、建设浙江文化名片,浙江省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阐释优质文化基因,推进文化基因的转化利用。目前,浙江省形成了一批转化利用的典型示范项目,如绍兴越城区围绕黄酒酿制技艺解码成果,研发了黄酒主题酒店、酒坛收藏博物馆、黄酒研学游线路产品;浦江县根据《吴氏中馈录》推出了“南宋古法糕点”系列;大运河文化带以运河为线、遗产为珠,串珠成链,铺开了一张“活化”的文化地图……浙江省通过解码文化基因,进一步激发文化领域创新创造活力,擦亮独特的浙江文化名片。

(2)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角度,说明解码文化基因对擦亮浙江文化名片的意义。
2022-05-23更新 | 74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全真模拟政治试题(1)
6 . 剪纸、刺绣、雕刻等乡村独特的文化资源在今天的价值,正在被人们重新认知。数字显示,各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带动项目超过2200个,带动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困户实现脱贫。依托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不仅教授村民一技之长,更拓宽其眼界、打开其思路。可见,非遗扶贫就业工作坊(     
①开辟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径②变革非遗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激活乡土文化的创新活力④推动文化产品消费的升级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我们
①坚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态度,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②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相互渗透融合,坚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包容性发展
③坚定高度文化自信,天下观即天下中心观,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法、新路径
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家媒体记者走进北京同仁堂,近距离体验这家为非洲民众带来防病治病、健康养生新选择的神奇老字号……

材料一同仁堂的海外发展之路1993年同仁堂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零售药店,打开了通往世界的门户。当时,同仁堂集团顶着外界的猜疑和压力,打破“制药不出京”的陈规,在香港设立中成药和保健品的生产研发基地,节约了成本,更好地推动中药走向世界。2003年,同仁堂在香港成立同仁堂国际公司,拓展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经过多年奋斗,预期目标已实现。2013年,同仁堂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机遇,调整其全球战略路径,以全球性整体型布局取代地域性分散型策略。2015年起,同仁堂相继在荷兰、瑞典、捷克、瑞士开设终端门店,开始在欧美主流世界全面布局。2016年9月,同仁堂登陆美国,11月进入非洲市场……就这样,从在香港开设第一家海外药店开始,同仁堂按照“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文化营销、铸造品牌”的方针,全面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同仁堂商标已在100个国家和地区合法注册,成为业务覆盖地域最广、服务不同人种人次最多、五大洲落户终端数量最大的中医药企业。349岁的老字号正将中医药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材料二同仁堂的海外文化营销中药出海,文化先行,文化差异是中医药走向海外的最大壁垒,因此,同仁堂确立了文化营销的海外发展原则。同仁堂海外门店都设有中医药特色文化展示区,或是中医药文化角、文化墙;或是专门的中医药博物馆、展览室。工作人员向周围的居民传授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开办中医药文化讲座等。每个门店既是经济实体,更是文化载体。2008年起,同仁堂参与孔子学院合作办学,建立了海外文化传播新平台,借孔子学院之金船,扬同仁堂文化于五洲。2012年,北京同仁堂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香港亚太卫视签署合作协议,创办北京同仁堂传媒(香港)有限公司,借助卫星传播平台,向海外弘扬中医药文化。2016年,同仁堂博物馆在圣马力诺揭牌,让更多海外朋友近距离感受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同仁堂海外之路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同仁堂的文化营销策略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3)请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提三条建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看看唐诗宋词里那些对乡村的咏叹,便可知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
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某省委省政府给出的答案是,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战略抓手,抓住三个要素。一是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探索乡村复兴的路径中,要遵循乡村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呈现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情、原味的历史质感。二是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斑驳的庄台祠堂、儿时的民间故事、传统的非凡技艺……乡村蕴含着社会变迁中的一切基因,通联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充分发掘乡村的个性和特色,融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才能根牢魂定,孕育出村落的独特气质与性格。三是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复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在“生态、风貌、文化”三个层面建设上下功夫,展现乡村魅力,让农民重新认识家园,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才能防止农村“空心化”。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某省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2)请为“守住有根的农村现代化”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确立了要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路线图,即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同时也鲜明地指出了我国科技创新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为此,我们应该尽可能营造开放、多元、宽容、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快实施“品质吸引人才、人才实施创新、创新引领发展”的发展路径,吸纳更多来自五湖四海、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各类人才,聚集人气,加快各类项目、研发中心、科研机构和学校的落户。
       从我们熟悉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计划、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到今天的航天科技,需要参与主体都把自己当作工程活动中的一个“工匠”,在自己负责的节点上精益求精,对工作疏漏保持“零容忍”。只有这样,整个“工程”才会经过预研、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一系列环节后取得成功。在长征五号发射工程中,号称火箭“心脏”(发动机)焊接人的高凤林,用一连串数字,完美地呈现了科技创新中的“工匠精神”——38万公里,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不光是这些数字体现出来的精确,每一个焊接点的位置、角度、轻重都要经过缜密思考。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推动创新发展体现了哪些道理。
(2)从意识能动作用的角度,如何发挥“工匠精神”在长征五号发射过程中的作用。
(3)请为宣传国家科技发展写出两条口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