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社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1 道试题

1 . 【虚拟技术与现实生活的碰撞】

虚拟现实(VR)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从游戏娱乐到医疗教育,VR无处不在,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虚拟现实作为一项创新技术,无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可能性。比如,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甚至可以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在医疗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手术模拟、康复治疗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但是,这些看似完美的虚拟体验,是否能真正满足我们对现实世界的需求呢?想想那些无法用虚拟现实替代的美好时光:和家人朋友围坐在一起的欢声笑语、闻到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感受阳光拂过脸庞的温暖…这些都是现实世界独有的、无法被虚拟现实所复制的体验。因此,我们需要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寻找平衡,让它们互相补充,共同为我们的生活增色。

(1)我们需要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寻找平衡,让它们互相补充,共同为我们的生活增色。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VR技术与文化遗产的碰撞】

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知名度很高,无论是否是节假日,基本上园区都处于爆满的状态。露天环境下的园林建筑受雨打风吹,再加之超高强度的客流量,使得园区日常维护工作量大,且不便于开展封闭式维护。高峰状态下,游客可能也无法尽情领略江南园林的魅力。这个时候,苏州拙政园VR馆项目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于花木山石曲径通幽处会友,于亭台楼阁间赏昆曲曼妙。通过该项目,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流游客,也可以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般的江南园林游园体验。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VR技术十文化遗产完美结合的积极意义。
2024-05-04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例如,人工智能在研发新材料、预测蛋白质结构等方面具有优势,有望进一步重塑科学研究范式:智能驾驶的普及,将改变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方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人的指令,撰写小说、生成诗篇和图片……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取得突破,一些潜在的隐患和挑战也逐步显现出来。例如,“换脸”技术有可能侵犯个人隐私;信息采集不当带来数据泄露;算法漏洞加剧认知偏见;人工智能与诸多产业融合,会替代一些工作岗位,对就业产生较大冲击……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
(2)只有接受了人的指令,人工智能才能进行文艺创作。据此,有人得出“离开了人的指令,人工智能就无法进行文艺创作”。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这一推理的类型、依据以及推理过程。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相关知识,列举人工智能对于文化发展的两个积极作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湖南常德河街复原老街风貌,打造集旅游、商业、文化、历史于一体的记忆古街。常德高腔、常德丝弦等传统非遗元素、民间的风味小吃等走进这条新生的老街,唤醒了历史的记忆和人们的乡愁。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吸引老匠人入驻,推动老手艺传承,构筑有气质底蕴的陶阳里文化空间: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借助短初频等社交媒体平台、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的新媒体传播矩阵,让国内外游客在民俗传统与时代发展中更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释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意义。
2024-04-08更新 | 510次组卷 | 9卷引用:考点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建交以来,中美关系虽历经风雨,但总体向前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美两国的商贸往来更加的密切,两国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不足25亿美元到2022年近7600亿美元,双向投资从近平为零到2600多亿美元,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已多达284对。中美还在诸多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上开展了有益合作,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1)“中美关系虽历经风雨,但总体向前发展”。结合材料一,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阐述。

材料二   2024年新年伊始,北京大学乒乓球队应邀访美,参加美国乒乓球公开赛及中国驻美国使领馆举办的纪念中美“乒乓外交”的系列活动,同美国“乒乓外交”亲历者、青年学生和当地民众近距离切磋互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在清华大学参加了“中美青年乒乓球交流活动”。中美青年乒乓球代表团互访续写“乒乓外交”的友好篇章,为中美民间交往注入了新的力量。

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53年前,中美青年乒乓球运动员在北京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成就了“小球转动大球”的佳话。两国人民往来越频繁,中美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就越坚实,空间就越广阔,动力就越强劲。中方愿同美方一道,落实好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共识,弘扬“乒乓外交”精神,不断书写中美人民友好新篇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中美乒乓球队互访带来的积极影响。
(3)某校举行中美文化交流主题月活动,请你策划一个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方案主题、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不少于100字)
2024-03-2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联盟团队2023-2024学年高三3月联考文科综合试卷(全国乙卷)-高中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上。可见,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
(1)人民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2)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从青年学生做起。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提出两条意见。
2024-02-25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届全国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试卷政治试题(十四)

6 . ◆保留“村味”   拒绝商业化

2023年3月,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举办的“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再次掀起了网友的热情,成为了全网热搜。“村BA”不仅是一项纯粹的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在“村BA”的舞台上,每个参与者都能感受到篮球带给他们的喜悦和自信。

有人认为,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越大,商机越多。“村BA”这种文化新现象的破茧,不仅能推动乡村地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民俗旅游的火热,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目光、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台盘村党支部书记张寿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不断有品牌提出赞助,均被我们拒绝。‘村BA’球场外围可以有商业,但球场上拒绝商业化,保留‘村’味。我们拒绝商业化,让大家纯粹地玩篮球!”也有专家指出,“村BA”保持生命力的关键点在于服务好当地群众,做好长远的文化振兴,避免过度包装和营销。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村BA”为什么要拒绝商业化、保留“村”味。

◆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位于台江县台盘村的“村BA”篮球场,增修台阶式看台、新修的更衣室、沐浴室、媒体接待室,改造的公共厕所、拓宽的停车场……每一根灯杆、每一层看台、每一次扩建改造都是更便利、更安全、更舒适的体验。藏在深山的“村味好物”也映入大众视野。民族歌舞表演出圈了,苗族刺绣、银饰等非遗手工艺品抢手了,小卖部里的“村BA”文创产品销量大增了,民俗生态旅游火起来了……在广袤的贵州乡间,不断丰富的乡村体育活动和“体育+”新业态正与乡村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共同绘出最大同心圆,转动起反映美丽乡村景美、人美、生活美的“万花筒”。

从以赛促健,到以赛助产,“村BA”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进了一球”。有专家称:“这正是体育打头、文化助阵、经济唱戏的乡村振兴新引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你对专家观点的理解。

◆提炼属于本地的文化基因

台盘村的“村BA”看起来是一炮走红,实则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霜、三代人的积淀,并非短时之功,作为苗族“吃新节”的庆祝活动之一,台盘村已连续数十年坚持举办该赛事。2023年,“村BA”不仅“火出圈”,更是火成了国家级赛事,有了不少新变化。球员队伍来自全国各地,现场秩序更加规范,场外的非遗集市和特色饮品店也让四方游客对贵州文化印象深刻。可喜的是,虽然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村BA”的乡土味没丢,生活化也保持得原汁原味。

听说“村BA”火了之后,也有不少地方向其学习,搞起当地的乡村体育赛事。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文化火种,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文化特长,乡风乡俗、家规家训、农事技艺等,都是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是有滋有味的文化瑰宝。盘活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提炼属于本地的文化基因和美学密码,打造属于自己的“村BA”,从而让乡村文化尽快振兴起来、自信起来。

(3)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村BA”破圈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由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和3片分隔防护林构成,是世界上保   存完整、面积较大、种植历史悠久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被世界茶文化研究学者誉为 “茶树自然博物馆”“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千余年来, 这里延续着人茶共生的古老故事。

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 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熟悉茶树生长习性, 在森林中育茶种茶,呈现出“高处是乔木层—中间是茶树等灌木层—地表是草本层”的立体   群落结构,不同古茶林片区间还保留森林,作分隔、防护之用。分布在茶林中的9个传统村 落,共有居民近5000人,传统民居建筑530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321座。森林—古茶林—村落的空间组合与天然林相似的茶林生态系统、特殊的茶祖信仰以及世居民   族文化,共同创造了独特的山地人居环境。

2023年9月;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文化价值。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恢弘斗争实践史和方法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探索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空前的伟大斗争。毛泽东指出:“我们的任务,是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斗争”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备战28年,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整个中国社会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状况,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新生人民共和国的打压,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建设实践,为中国的“富起来”“强起来”打下了坚实根基。

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的斗争精神,以“摸着石头过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斗争勇气,抓住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路,实现了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和风险挑战增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帶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国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重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斗争方法的正确性。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诸多激励人们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名言警句。请你列举两句。
2023-08-23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23届高中高三毕业班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目前,我国有中华老字号1128家、地方老字号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华老字号创立至今超过100年。全国老字号年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落实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老字号在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3年1月,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围绕加强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以及不断激发品牌消费潜力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着力提升老字号与非遗、文物、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资源的联动、融合、发展水平。2月,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持续出实招、出硬招,把“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

材料二   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老品牌、老技艺、好信誉、好口碑。但老字号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老”,例如存在观念老化、机制老化等问题,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接受程度不够高,难以满足当前消费升级和时代发展需要。发展老字号必须巩固好“老”的优势,破解好“老”的难题。唯有守正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这也是一些老字号能够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的“传家法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
(2)唯有守正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3)某校学生会组织开展以“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老字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选择一种活动方式,并说明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4日,璀璨的烟花点亮“鸟巢”上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拉开序幕。当“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归零,短片中飞舞的雪花似乎飘进“鸟巢”,一场浪漫之旅开启。五环旗下,“小雪花”凝聚成“一朵大雪花”的浪漫故事,化作五洲四海“美美与共”的永恒乐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照亮全人类携手前行、共克时艰的美好明天。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各国(地区)因体育而相聚,运动健儿因冬奥而相拥,这一刻运动健儿不分国度、不分种族、不分彼此,“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与“更团结”遥相呼应,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奥林匹克领域的生动诠释。

当冬奥盛会载入史册,前无古人的“双奥之城”,见证着一个民族踔厉奋发、笃行不息的昂扬精气神。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明举办北京冬奥会的文化价值。
2023-06-19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