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综合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②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积极地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使其成为世界主流价值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要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在2015年12月20-21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这句看似简单朴实的话,却触动了众多文化学者、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心。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城市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 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等,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如果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的风采、特色和精气神也将因此暗淡。
如何才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学者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尊重历史,尊重先人的智慧,尊重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是提高中国文化自信、树立城市精神的重要举措。
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 .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的理念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注重“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理论依据。
4 .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一些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却悄然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推出的文化类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聚焦我国正在遗失的方言、工匠、地名、民间艺术、职业等七个领域。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激发老文化焕发新光彩。这一节目的推出旨在
①传承民族文化,深刻挖掘文化的内涵                    ②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③雕刻文化记忆,辨别文化精华和糟粕                    ④彰显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 . 2016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以深度挖掘和弘扬河洛文化,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吸引了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繁荣丁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再创佳绩,有力地带动了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这表明
①优秀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有人说, 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 更是一种思想, 体现着平等、 开放、 共享的特征。 它表现为24小时在线,360度联系, 海量数据取胜, 专注到极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 但都要用互联网思维去想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阐述互联网思维对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意义。
7 . 2016年G20峰会,中国作为东道主选址杭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杭州是中国的电商之都,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绝对中心。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想,体现着平等、开放、共享的特征。它表现为24小时在线、360度联系、海量数据取胜、专注到极致、注重口碑。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都要用互联网思维去想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阐述运用互联网思维对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意义。
8 . 在一个利益多元化、价值观纷呈的时代,不是所有的国家工程都能赢得国人的齐声叫好和支持,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大手笔,比如探月工程,却赢得普遍的祝福和支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改变现代经济的总体布局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④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9 . 材料一: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里骨干”,爱汉字就是爱中华文化,这是提高我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汉字不仅仅是中国人交流信息的符号,更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象。
材料二:第五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近期闭幕。本届展会共有2800余家省内外文化企业参展。境外参展也比往届增加,俄罗斯、乌克兰、朝鲜、德国等都有展品或展位参展。展会由招商招展、项目推介、文化活动和高层论坛等四大板块组成,举办论坛7个、文化活动263项。展会期间,山东对外推介文化产业项目1020个,投资总额6236.23亿元,融资总额1885.72亿元;现场签约52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投资额1143.24亿元;文化产品现场交易额近35亿元;现场参观人数140万人次。本届文博会还首次推出阿里郎——当代美术作品拍卖会和中国著名书法美术家作品拍卖会,实现拍卖额850万元。同时,本届山东文博会宣传口号“齐鲁文化博大精深,创意产业成就未来”“好客山东,创意无限”“承齐鲁文化雅韵,著转型升级华章”“博览文化创意,拥抱无限商机”等也有力地展示了山东形象。
(1)结合材料一,说明开设《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节目的文化生活依据。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探究山东文博会的成功对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何启示?
9-10高二下·江苏·期中
10 . 《天鹅湖》《蝴蝶夫人》《海盗》等一些国外名剧让许多中国观众一饱眼福和耳福。而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题也越来越热。从动画片《中华小子》在法国热播并获得动画大奖,到《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事例不胜枚举。假如以此为话题,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合适的理论视角是
①文化交流与综合国力                    ②文化传播与文化发展
③文化传媒与文化发展                    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6-12-12更新 | 35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