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综合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材料分析题

2022年11月22日到24日,联合国/中国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研讨会在我国海口市召开,我国深空探测的未来规划成为热门话题。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在未来10至15年,我国准备在月球上干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规划实施探月工程四期,规划包括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以及嫦娥七号在月球南极着陆,开展飞跃探测,如果成功了,会是人类的一次壮举。第二件事,是以月球为主要基地,建立集数据中继、导航、遥感于一体的月球互联网,以对月球上的一些资源和探测器实行有效管理。第三件事,是对外阐述我们的科学发现,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在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共同打造地月空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探月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都离不开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的支撑。以探月精神逐梦星空,以奋斗姿态破浪前行,中国人的足迹必将抵达更加浩瀚的星辰大海。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探月工程发展对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2)某班级举行“献身探月事业,放飞青春梦想”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2022-12-19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2022年7月21日,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2021年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我国的影视剧、网络文学等领域出口迅速发展、广受欢迎。这表明(     
①文化是国家繁荣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②文化产业改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突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11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统测政治试题
3 . 2021年中国品牌日主题为“中国品牌,世界共享;聚力双循环,引领新消费”。近年来,中国品牌持续创新发展,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也凭借核心技术的强大竞争力走向世界,弘扬与传播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举办品牌日是基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②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③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2022-12-0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2021年6月26日,《唱支山歌给党听》快闪活动在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云南昆明斗南举行。花农、游客和当地各民族群众一起深情演绎《唱支山歌给党听》献礼“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活动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和全民合唱的方式回顾百年历程,回望百年初心,向海内外讲好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故事,展现中华儿女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精神风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健康向上的文化有利于培养人们健全人格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与经济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
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2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普通话在全国普及率达到85%,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这一要求(     
①是基于文字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适应新形势下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客观需要
③有利于发挥汉语言文化对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④意在全面承袭中华传统文化,延续民族文化基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科技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航天人不断以勇于攻坚、守正创新的航天精神,将中国航天事业推向更大更新的舞台。可见(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②国际竞争的实质就在于高科技的竞争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航天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是决定性存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28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最新的媒介工具,通过文化产业、学术理论等手段竭力宣传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等,企图西化中国人的价值取向,解构中国文化的根基,构造中国文化低劣或不如西方文化的印象,并对中国社会制度和领导人进行丑化,削弱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①要旗帜鲜明地抵制西方文化传入
②文化是政治的附属品,是为政治服务的精神武器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要防范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潜在的文化渗透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8 . 西安“网红”景区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所,带动了西安夜经济,已成为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由此可见(     
A.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B.文化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C.经济决定文化,城市文化传承以经济为基础
D.城市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
2022-11-24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2021年1月27日,实施16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重新制定。扩大保护范围、重视老城价值、鼓励活化利用......重新制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是因为(     
①要让北京老城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北京老城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最重要的载体和根基
③北京老城的活化利用有利于增强其文化魅力
④北京老城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兰州凯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政治试题
10 . “反向旅游”是指一些年轻人为了避开人群,选择那些非著名旅游小城,安静、清闲的度假。这种旅游方式为一些新兴文旅业态带来新机遇。在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一座以“汉文化”为特色的文旅项目“湘西不夜城”迅速火爆,每天晚上都灯光璀璨,人潮涌动,不只吸引了当地人及周边游客,还引来了一批从外地慕名而来的远途游客。“反向旅游”实现文旅结合启示我们(     
A.应将文化生产力作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催生文旅深度融合新业态
C.要发挥文化对链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作用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