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综合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说,这次申办成功将大力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和群众体育的发展,加速“健康中国”理念的实现,大力造福人民群众,同时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意义。
2018-09-28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出,国内立刻掀起了“莫言热”,大家涌向书店抢书或者网络下单,多地出现一书难求的局面。业内认为,莫言获奖带动大家重拾文学热,提高阅读兴趣,是令人欣喜的事。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2018-09-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近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在优势资源整合、旗舰品牌打造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别是“文化+旅游”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为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旗舰品牌之一——桂林东西巷,是桂林市中心新的经典历史文化街区地标,也是桂林市一个集旅游、民俗、文化、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商业街区。

东西巷,分为传统文化街和时尚风情街两个部分。经过多年打造,现在已经成为以品味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精致餐饮服务、时尚购物、精品零售店等多功能高端服务一体的综合性时尚休闲商业街区。

自东西巷开放以来,这里的历史古巷风貌,吸引无数名人骚客慕名而来,也已成为桂林人民,以及使广西乃至全国各地的人们的文化旅游休闲购物中心。

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桂林市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全市接待游客4800.36万人次,同比增长18.69%,实现旅游总消费604.16亿元,同比增长33.08%,走出一条旅游业全域共建、共融、共享的发展新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打造桂林市东西巷文化品牌的现实意义。
2018-10-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4 .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它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要求每个人对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高度重视,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不能放松。然而部分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使得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琢。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不能得到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

互联网时代,创意为王不假,但创意之王,不是出位低俗、投机取巧,而是做到极致的产品。在创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不断钻研的工匠精神,不仅不会过时,还会被真正有责任、有远见的企业请上头等舱。走捷径会取得暂时成功,但只有秉承工匠精神专注敬业,精益求精,才能获得长久而更巨大的成功。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发扬工匠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一个社会,文化深及精神思维、价值理念、心理结构,因而内涵更加丰富、境界更加深邃、意蕴更加厚重,建立在先进文化上的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 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 标识。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内在精神支撑和稳定信念支持,文 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必备条件。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提升文化自信,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1)文化自信为中国道路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2)走好中国道路,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说明应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3)结合材料,请就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建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要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紧扣经济社会需求,在战略必争领域前瞻部署、超前研究,推进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要推动开放式科技创新,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重视科技文化创新的积极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汉景帝刘启第三子刘德,非常喜好儒学,但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经过秦末的战争,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刘德应时而起,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

为了收集书籍,他不畏劳苦,身体力行,足迹遍布洛阳、山东、河北等地,他从民间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他亲自参与了古籍的整理工作,重用名儒,广招著名学士,对所得之书进行研究、整理;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的古籍,必组织群儒进行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后,才整理成册。经过艰苦的校勘工作,刘德整理出诸如《诗》《书》等大批正本古籍,量上超过了当时国家藏书,对后来西汉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的确立产生重大影响。


(1)结合材料,依据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刘德收集整理古籍对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
(3)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的今天,为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请列举两条理由。
8 . 2016年“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并完成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如“伽马暴偏振探测”项目,将对伽马暴和太阳耀斑进行高灵敏度偏振观测。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最新成果。搭载的探测设备由中国科学院与瑞士日内瓦大学联合研制,比过去国际上类似仪器的探测效率高数十倍。这将有助于验证并深化中欧科学家对宇宙结构、起源、演化问题的认识。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梦圆任重道远。航天战线将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再接再厉,开拓创新,推动航天科技、带动航天产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弘扬航天精神是如何助力实现中国梦的。

9 . 有人说, 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 更是一种思想, 体现着平等、 开放、 共享的特征。 它表现为24小时在线,360度联系, 海量数据取胜, 专注到极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 但都要用互联网思维去想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阐述互联网思维对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意义。
10 .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炎黄子孙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