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全国各地着力推进革命文物遗产的活化利用,丰富展陈手段,探索文旅融合,生动形象地讲好红色故事。此举意在(     
①利用有效载体,弘扬革命文化
②激活红色文化,提高经济效益
③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④提升文旅服务,增强旅游体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尽管经历了葡萄牙长期的殖民统治,中华文化仍然是澳门文化的根基。四百多年来,澳门与中国内地的文化关联从未间断:从古老妈祖信仰、节庆民俗的传承,到如今与内地频繁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的澳门人透过文化增进了对祖国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的认同。20年来,澳门不仅实现了法理上的回归,更实现了人心的回归。这体现了(       
①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决定因素
③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结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电视剧《人世间》是百姓生活史,更是一部中国社会变革史。它讲述了三线建设、恢复高考、对外开放、国企改革、棚户区改造等国家发展背景下老百姓生活的磅礴变迁,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情义和人世间的正直善良,一经播出便掀起观剧热潮。这表明(     
①文化以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的力量源泉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看一座城市的深度与厚度、古朴与繁华,要去看它的那些博物馆。博物馆是这座城市的基因库,里面收藏着城市的气味、先人曾经抛掷过的石块、种过的稻种、井栏、砖瓦以及最后一块鱼化石……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质可能在博物馆的藏品上隐隐显露
②观众心中载着乡愁,才能厘清城市文化的脉络及岁月流转
③博物馆讲述城市故事,应成为“游客式打卡”的文化传播之地
④可将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建立博物馆与学校合作长效机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4-11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四川省某地在脱贫攻坚中大力推进文化兴村、文化强村建设。让村民走出“麻将房”,走进“农家书屋”,积极引导村民树新风、除陋习。依托农民夜校、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让村民懂了政策、长了见识、学了技术,活跃了村民文化生活,也发展了农村经济。该地的做法
①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②促进了文化交流,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
③提高了村民文化素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④能够取缔落后和腐朽文化,推动先进文化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由最早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简繁体,汉字书写文化的演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而今,时代变迁,技术革新,无纸化流行,人们书写错误越来越多,网络用语对汉字的歪曲更是不可胜数。传统汉字的尊严随着各种冲击而不断消解。


有人认为:随着技术进步革新,“键盘时代”的到来,汉字成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是不可改变的趋势。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7 . 10月5日,2020年北京朝阳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朝阳公园圆满落幕!寰宇任意门、蜂巢迷宫、康保二人台,文创集市、音乐电影周、棱镜戏剧节、摄影展、古玩淘宝、百姓书场等60余场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朋友们带来了沉浸式文旅体验。这些活动的开展(     
①说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展示当地文化魅力,促进地区文化交流
③促进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
④说明商业贸易作为文化交流的手段,功不可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并借鉴丝绸之路多民族歌舞元素。1979年在北京首演,后又按照舞剧国际标准创排,40年来不断升级换代、常演常新,走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2887场,观众达400多万人次,成功实现了“送文化”到“卖文化”的转变。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②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是可以统一的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走向统一④文化的影响力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8-23更新 | 226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
9 . 近年来,众多与新课程对接的“无障碍阅读版”“名师导读版”古典名著受到学生的欢迎。但与此同时,版本重复、跟风模仿、编校质量下降等问题也引起了业内人士和学者的关注。市场繁荣带来的“古籍热”现象说明
①教育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
②成功的文化创新必须兼顾内容与形式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趋势日益显著
④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9-05-29更新 | 371次组卷 | 4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和平区201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调查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23日,是我国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对抓好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殷切期望。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