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2017年5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做优做强做大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材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的力量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2020-12-1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五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沈阳二中、抚顺二中、沈阳市一二O中学、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
2 . 神州自古有大爱,荆楚由来重感恩。“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开展两个多月以来,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树立了湖北感恩重情和健康安全的良好形象,推动了全省旅游行业加速恢复振兴,以旅游为引爆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带动效应不断显现。“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反映了(       
①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②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③文化影响经济,是恢复提振经济的磅礴力量
④文化引领风尚,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13高二上·福建泉州·期中
3 . “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①文化生产力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④积极地向他国进行价值观渗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11-24更新 | 6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上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4 . 2019年开年短视频《啥是佩奇》刷爆网络,一条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的爷爷给从小生活在城里的孙子准备春节礼物的视频,烘托了春节氛围,激起了游子对故土和亲人的依恋,也引发了不少人对城乡差距问题的思考。由此可见(       
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对人格的健全具有塑造功能
③春节文化具有精神纽带的作用④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 . 企业家穿金戴银不是文化,心灵纯净才是文化;钱赚多了不是文化,钱用好了才是文化;开宝马不是文化,在斑马线停车才是文化。这告诉我们(       
A.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中变成物质力量
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D.文化素养是在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起来的
6 . 2020年4月26日至30日,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现场开辟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区,集中发布了多部主旋律剧目,多角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风雨征程和沧桑巨变。这体现了(     )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反映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近几年故宫博物院依托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故事等,设计出了9000多种具有故宫文化内涵及鲜明时代特点的文创产品,不少文创产品爆款频出,把这座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博物院推上了超级网红之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要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②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传承传统文化要以发掘经济价值为主
④要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折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
2020-10-11更新 | 247次组卷 | 1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响应号召,江苏将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促进省内区域统筹协调,推进“大运河三带融合”突破发展困境,高质量建设“三带”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始春秋,成隋炀,出邗沟,连京杭。流过唐宋元明清,融通南北举帆樯。”大运河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刻画着扬州的繁荣,沧州的雄浑,拱宸桥的车马,运河钞关的繁忙……融古铸今,当下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承载着新时代的复兴梦,将在京杭一线熠熠生辉。


结合材料,说明让承载新时代复兴梦的千年运河文化带熠熠生辉的意义。
10 .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0-10-09更新 | 282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