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6 道试题
2023·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不仅蕴藏在一条条老街道、一幢幢老建筑之中,也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化习俗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决定并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支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③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④文化总要通过一定载体呈现出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10更新 | 388次组卷 | 3卷引用:模块一:基础夯实专练 专题四哲学与文化

2 .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已然成为一个世界性节日符号。

春节文化传递出的喜庆感、包容性和互动性拉近了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每逢春节,越来越多的国际政要用中文送出新春祝福,世界各地标志性建筑也陆续点亮“春节红”,许多国家还想方设法添加春节元素以吸引中国游客。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春节的时代性和国际性更为凸显。

2023年,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欢乐春节”在世界各地如约上演。这一创办22年之久的全球文化嘉年华,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当地民众和海外华人华侨送去了新春祝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国春节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性节日符号。
2023-03-04更新 | 1027次组卷 | 6卷引用:题型三 体现说明类主观题
22-23高二上·陕西渭南·期末
3 .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8月31日至9月5日在北京举行。在服贸会期间,一批“2022年北京文旅技术创新应用场景优秀案例”公布。“首钢一号高炉·元宇宙乐园”结合高炉本身工业建筑风貌和历史痕迹,用VR、AR、全息影像等创新科技改造出沉浸式剧场;运用裸眼3D、智能交互等数字技术及声、光、电和数字感应装置等手段打造的“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沉浸式夜游”,实现与游客交互的沉浸式夜游模式。这些都是旅游与数字化联姻的产物。以上材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②创新思维,传统文化“活”起来
③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21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09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4 . 随着时代选代,粤剧在新时代表达的创新成为新的话题。粤歌,是粤剧开出的、活泼可爱的另一枝花:以粤剧为种子,粤地生活为土壤,粤人乡音为雨露,文化自信为阳光;以大众的关注与呵护为四时更迭、昼夜轮回。机缘和合,始成粤歌。粤歌的创作(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②表明艺术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
③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儿童阅力计划2022—2026》围绕“推广科学阅读理念.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核心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如《我把中国诗“画”给你》以24首古诗搭配24座中国历史名城,将诗词、地理、人文与影像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儿童教育,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推进儿童阅力计划有利于(     
①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
②发挥文化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依法取缔落后文化
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17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模块一:基础夯实专练 专题四哲学与文化
22-23高二上·四川资阳·期末
6 . “一带一路”不只是商贸之路、外交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文明之路。中国倡议要通过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在交流中由民族性转向世界性
④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增进了文明互鉴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2023-02-12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江苏卷变式训练文化篇
7 .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追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文化就是乡村的魂。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持久弥新的魅力和风采。材料表明(       
①乡村振兴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
②乡村文化振兴既是农耕文明传承的必然选择,又是乡村发展的题中之义
③农耕文明被赋予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从而决定乡村文化发展方向
④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10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20 中央一号文件
22-23高二上·山东东营·期末
8 .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材料一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人们孜孜求索,同黄河水患作斗争,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坚持保护与开发并存,转害为利,展现了“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摆到突出位置,把水土保持作为改革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黄河的一项根本措施,从战略高度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分步推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扬黄河精神,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分析新时代黄河精神的作用。

材料二   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这意味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此变得有法可依。该法突破陈规,把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全流域一盘棋,妥善处理多元诉求,平衡好各方利益,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握黄河流域特点,紧紧抓住黄河保护主要矛盾问题,充分总结黄河保护工作经验,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是全面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的标志性立法,推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生态蓝图一绘到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创新思维相关知识,说明新颁布的《黄河保护法》“新”在哪里?
2023-02-10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主观题专项突破
2023·新疆乌鲁木齐·一模
9 . 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为拓展茶文化的综合价值,安溪持续开展传统茶节、茶歌茶舞等活动,利用遥感卫星监测推动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加大在欧洲、北美和澳洲的线上线下营销推介。2022年,“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材料启示我们(     
①文化遗产与经济相互交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②科技进步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③商业贸易是促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
④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目的和重要追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09更新 | 30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8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精讲讲义)
22-23高三上·贵州贵阳·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2022年10月,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在央视播出后引发全社会各界热烈反响。该片全面反映了党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呈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材料表明(     )
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文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优秀文艺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09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模块二 重难高频专练 必修三《文化生活》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