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1 . 2023年,“新质生产力”“显眼包”“特种兵旅游”“孔乙己文学”成了网络流行语。网络用语的不断变化和流行,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多元化和信息时代的特征。它们不仅代表了当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引领风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③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的
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某地实施“红绿”资源整合计划,将毛泽东李家坊调查旧址、金橘产业园、芦笋种植园等充分整合,形成闭环文旅路线,实现用红色文化吸引人、用绿色农产品留住人的效果,将红色名村建成集革命传统教育、生态旅游观光等多种生态相荣共生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由此可见(     
①挖掘用好红色资源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
②传承红色文化可以走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的路子
③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④能否推动乡村振兴是衡量红色文化价值的根本尺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09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09 文化与生活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3 . 湖南益阳清溪村曾作为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原型而闻名全国。近年来,中国作协在该地举办“作家活动周”“清溪一课”等系列文学品牌活动,帮助村里持续用好文化资源,推动实现了500多人“家门口”就业,拉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中国作协举办系列文学品牌活动拉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表明(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的精神
③开发文化资源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④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钱江潮涌,风起东方。秋分时节,举世瞩目的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隆重开幕。开幕式以“潮”为题眼,以“水”来串联,用“潮”的澎湃向上,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新时代中国与亚洲和世界的交融激荡;武术、藤球、克柔术、卡巴迪、围棋……一个个富有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特色的项目,展现着亚洲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本届亚运会的举办(       
①旨在展示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以体育搭建平台,促进民心相通,激扬亚洲力量
③能够彰显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骄人成绩和强大吸引力
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彼此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和认同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强国是其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非遗文创产品频频“出圈出彩”。4月,“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开启。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以“如意甘肃·乐享非遗”为主题,组织全省具有代表性非遗领域企业参与了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中国文博非遗主题馆”活动,甘谷麻鞋的质朴、庆阳香包的华丽、程氏烧酒的清香、卓尼洮砚的青绿、裸眼3D的炫酷、电子游戏的惊艳……甘肃参展企业以独特的形式推介了非遗作品和文创产品,向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家介绍了甘肃独特的文化风韵和旅游魅力,现场留下的千余张名片将为甘肃非遗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借助优质国际平台,本次展会推动了甘肃文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拓宽了甘肃的非遗发展之路,增强了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发展非遗文创产业是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的。
2023-06-22更新 | 32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6 .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传承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特色文化。近年来,湖南省张家界市依托当地的非遗土家族织锦基地,推动织锦产品创新,开发特色的非遗主题游览路线,成为土家人民致富的重要支撑。材料表明(     
①创造性开发传统织锦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焕发生命力
②织锦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③织锦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
④织锦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0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7 . 近年来,小切口、深透视的网络纪录片对节日的呈现赢得观众普遍认可。如《佳节》通过晚辈视角里的春节,展现敬重长辈、修身齐家、团圆和谐的节日文化内涵。《小镇故事多》《我们村》等纪录片,在以丰富细节表现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还展现出一方水土的节日民俗。这些网络纪录片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发挥传媒的文化创造功能,促进网络文化繁荣
②激发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文化传承
③挖掘中华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
④凸显世情人情之美,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20更新 | 377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8 . 为庆祝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都市新津区的天府农业博览园设置了大国粮仓科技馆、中华农耕文明博物馆等五个“稻浪”展馆,举办了群众庆祝丰收联欢活动、“川字号”优势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多项活动。这些庆祝节日的举措(     
①带来了农业商机,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③是继承传统文化的表现,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展示了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营造了丰收的节日气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2年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举行。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的吉祥物是名为“数宝”的数字使者。随风飘动的头发是数宝的独特造型;头戴以赵州桥为原型、从未来而来的超能VR眼镜,远程物联互动无压力;腰系数字荣光腰带,赋予数宝服务正定数博会的至高使命。吉祥物“数宝”(     
①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②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③适应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文化寓意鲜明,说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05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国数博会热点分析
2022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10 . 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内涵:
①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______
②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______而言的人类全部______,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本质:文化是人类社会______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①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经济是______,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______。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______发展。
(4)文化的核心:______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______
【特别提醒】
①文化具有______。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______
②不能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______
③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的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错误的。
多角度把握文化的社会作用:
角度影响
作用对象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不同性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不同民族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民菜道路

(5)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
②文化与文明都是______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____________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6)文化的载体:
①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______
②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______、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
【特别提醒】
①人类所从事的______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______、审美、意境和______等才是文化。
②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______,不是文化本身。
2022-09-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