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清新自然,苍翠欲滴,茶树在海南自成风景。千百年来,琼岛人品茶香,看茶景,寻茶趣,乐此不疲地与茶叶频频互动。

如果说茶乡,是茶文化天然的物质载体。那么如何挖掘和利用茶文化,则需要事在人为的努力。千百年来,琼岛人的脚步走进茶山深处,亲手写下人与茶之间的故事,催生了独具特色的茶之旅,琼岛人在其中赏景、研学、休憩,寻觅世代传承的茶文化。如今,琼岛人挖掘和利用茶文化,在许多茶庄园开展茶旅活动。在白沙五里路有机茶园,人们有了更加复古的炒茶体验,采茶、萎凋、杀青、炒制、揉捻……游客在五里路有机茶园,体验“三炒三揉”的手工炒茶乐趣;在琼中红毛镇,人们以现代化眼光,提炼出茶文化、工业风等多个设计主题,构建出诗意、安逸的美学场景,为茶文化塑造一个诗意空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为挖掘和利用琼岛茶文化提三条建议。
2 . 架梯子、站房顶、爬围墙,现场观众人山人海,网络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一亿……这项被网友称为“村BA”的篮球赛,“主场”位于贵州省某村村委会门前的露天场地,不少观众从河南、广西等地慕名而来。下列对“村BA”火爆的讨论,观点正确的是(        )
①“村BA”火爆体现了村民们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村BA”火爆彰显了文化活动在村民们生活中的价值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村BA”火爆源自当地文化发达 
④文化具有民族性,“村BA”火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题必修4 练习7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 从良渚的五千年文明到如今的杭州拱宸桥,从风雅颂歌之美到梅兰竹菊之意……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合作,共同承载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澎湃的科技创新基因。由此可见(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文化不仅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还能促进经济发展
D.文化发展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4 . 2023年7月,南宁方特别出心裁地打造了“东南亚泼水小镇”,并开启三大风情泼水主题区域,深度还原异域泼水节氛围。身着节日盛装的工作人员与游客们泼水互动,送上最圣洁的祝福,游客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地道的东南亚泼水文化,迎接盛情“洗”礼,感受东盟各国人民热情奔放。这一活动吸引了区内外大量游客,带动了南宁旅游业的发展。由此可见(     
A.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可借鉴和认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实现文化创新
C.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D.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河北名山众多,有的山巍峨壮观,有的山旖旎秀丽,这些名山大多与河北当地的历史、民俗和宗教文化相互交融,是人们游玩的热门景点。假如你是河北文旅局长,请你任选一座山,根据所选主体,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策划一个推广方案。
要求:自拟标题,阐明推广的目的和形式;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3-08-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7.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6 .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淄博文旅产业发展为何选择烧烤作为突破口。
2023-08-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7.1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7 . 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分析“村BA”爆红中折射出的文化魅力。
2023-08-2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7.1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电视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从《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咏唱中国经典名篇,到《中国诗词大会》以选手积极竞答、观众广泛参与、专家深度阐释的方式展示中国诗词之美;从《典籍里的中国》以影视化、戏剧化、故事化的方式展现典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中国价值,到《中国成语大会》讲述成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背后的中国智慧;从《上新了·故宫》寻觅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到《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经过创作者的深入发掘、精心编制、精彩演绎,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典籍、文物、建筑遗产“活起来”,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形成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热。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热起来”的意义。
(2)请就新时代青年如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贡献提出两点建议。
9 . 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隔阂”,西域的音乐舞蹈、农作物等相继传入中国。据《汉书·西域传》所载,葡萄种子是往来西域的汉使从大宛带到中国。这进一步证实了(     
①政治活动能够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中华文化具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④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08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从《竹书纪年》《尚书》《论语》《道德经》到二十四史,从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墨子、韩非子到文学、史学、哲学、经学、医学等,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到“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从精卫填海、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愚公移山、天人合一,都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