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2-23高一·全国·期末
1 . 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参与夜宿之旅、夜游梁启超纪念馆感受梁氏家风、走进李叔同故居沉浸“叔同之夜”、于天津民俗博物馆体验“天后宫福缘夜”…越来越多博物馆推出夜游服务,游客在“越夜越美丽”的氛围中感受着文化与艺术的共生,共同点亮城市的文化灯塔,助力夜经济蓬勃发展。一个个案例无不告诉我们(     
①文化在现代化生产力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当今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③文化与经济交融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体验                    
④只有为商品注入文化因素才能提高其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1更新 | 4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 文化与生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材料一   近年来,某市依托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以文化振兴有力促进乡村振兴。积极开发利用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用“非遗工坊+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留守妇女、贫困户、残疾人参与非遗产业中。细化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建立乡村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用活驻村民警、法律顾问专业队伍,让普法学法用法在乡村蔚然成风。每年开展1500多场次的“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戏曲演出。近年来,“乡村春晚”也逐渐成为该地村民们迎新春的重头戏,让农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材料二   2022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办法提出,实行乡村振兴责任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力量的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通过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
(2)《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将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广阔的乡村充满了发展机遇,请你为呼吁年轻人返乡创业、建设家乡写一封倡议书。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清晰,逻辑严谨;③150字左右。
2023-10-19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贵州黔东南,“村BA”“村超”火爆全网。土生土长的“村”字号赛事得到群众“热捧”,成为了现象级的体育赛事。“村BA”“村超”的火爆“出圈”,不仅复兴了苗舞、苗节和苗寨等地方特色文化,诠释了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带动了当地旅游和产业发展。“村超”的火爆说明(     
①一定的文化能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乡土文化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力量源泉
③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依靠人民
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熔铸了伟大的中华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出海”传播呈现“加速度”。《中国脱贫攻坚》以贴近海外受众的叙事方式全面介绍中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果国宝会说话》以拟人化的方式让国宝“开口”讲述;《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探寻中国茶在全球落地生根、滋养出的不同文化底蕴,都激起海外观众广泛共鸣。中国纪录片“出海”(     
①传播了中华文化,展现了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
②健全了我国文化创作体制,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讲好了中国故事,加深了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村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道明竹编”有机融入乡村民居、景观、景点,使得当地的乡村旅游特色鲜明,形成差异化优势。在外来游客、创客与当地社区的互动中,该村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人气旺了,产业有了,村民富了,乡村文明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该村的成功经验是(     
①传承非遗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全新的内涵
②尊重文化对实践的支配作用,促进乡村振兴
③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④推动文化与经济相融合,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行走大河上下,共享盛世中华】

2022年10月29日,全国首档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黄河文化大会》开播,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激活黄河文化基因,展现新时代黄河故事。

节目对沿黄9省(区)的黄河文化、黄河故事、黄河人物进行了深入挖掘,还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进行了紧密结合,全方位展现了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热忱描绘了新时代新征程下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山东沿黄地区文化资源富集,是展现黄河文化多样性的代表区域。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黄河文化大会》蕴含的时代价值。
7 . 近日,某旅游平台称《去有风的地方》官方同款线路已售2万件,凤阳邑等小众目的地热度大涨。央媒评“有风的地方”刮起“文旅消费风”,“影视综艺+旅游”的文旅融合新思路成为目的地引流利器。这表明(     
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②文化支配和影响人们的文化实践
③人民是文化创作的享有者和受益者
④民族文化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2019年9月23日,天津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拉开帷幕。津郊百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在丰收的喜悦中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的发展成就。这次活动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以“科技兴农庆丰收,五谷丰登迎国庆”为主题,突出农民主体,让农民成为节日主角。丰收节期间,围绕“我的丰收我的节”,全市共组织开展了66场乡村旅游。农民展销、民俗表演、美食品鉴等具有天津特色的系列庆祝活动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9 . 2022年8月19日,首届山东省全民阅读大会暨齐鲁书香节枣庄分会场活动开始启动。活动期间,枣庄全市联动,依托图书馆、新华书店、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各级各类阅读空间,推出公共图书馆馆藏典籍联动展出、图书展销、名家签售、文化沙龙、演讲朗诵等30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广大读者尽享阅读快乐。此次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①引领风尚,激发文化交流创新的活力
②教化育人,着力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③服务社会,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④推动发展,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湖南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甘肃组织重走甘肃长征路网络直播;山东泰安开启“红色文化主题月”;古田会议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等一批红色博物馆采用AR技术,生动再现党的光辉历史。上述做法意在(     
①推动文旅融合,实现资源共享
②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③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④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爱国情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9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