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试问中国何时能派代表赴万国运动大会?何时能于万国运动大会时夺得锦标?又何时能使万国运动大会举行于中土?”这是1910年7月组织第一次全国运动会的人士在《申报》上提出的灵魂之问一“奥运三问”。从此中国奥运梦开始萌芽,一代代中国人用努力与奋斗,一步步交上了自己的理想答卷。

1932年,辽宁短跑选手刘长春,带着全中国人民不甘落后、不甘屈辱的决心,参加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迈出了中华民族正式走进奥运赛场的第一步,回答了第一问;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沉着应对、奋力拼搏,夺得首金,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回答了第二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体育开始一步步走向辉煌,并于2008年第一次成功举办了一届精彩的夏季奥运会,圆满回答了第三问。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将盛大开幕,北京成为世界奥运史上首个同时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双奥城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国同心,吸收借鉴历届冬奥会的有益经验和举措,积极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将再次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的奥运盛会。百年奥运逐梦圆梦,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视角阐释我们何以能交上理想的答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砺品格。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学好“四史”筑牢理想信念。广大青年要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事实,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放眼前行的路,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向上的时代就是青春最好的舞台,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四史”教育。
2021-07-20更新 | 26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政治试题(B)

3 . 全球价值链(如图)指的是为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的网络。

一般国际著名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而我国企业仅为1%;《金融世界》最具品牌价值企业的科技含量平均超过78%,我国企业只有40%;在投资结构上,过分偏重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我国知名企业过度依赖于电视广告效应来支撑品牌。

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世界文化也因此呈现融合加深的趋势,各种文明在不断交流、融合中得到创新和发展。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霸权主义”与“民族文化”的冲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伴随着网络技术、网络传播的发展,一方面,加快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扩大了文化全球化的领域与范围,另一方面,与民族文化也产生一些冲突,带来一些挑战。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反映什么经济现象?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原因有哪些?
(2)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价值链中,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状况?
(3)试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应对文化全球化中的冲突和挑战?
2019-09-29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调研政治试题
4 . “十二朋友园”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全球首创。在这座神奇花园甲,有12幅大型马赛克壁画,生动描绘出化身中国十二生肖的迪士尼及迪士尼·皮克斯动画的角色。这表明
A.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分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剪纸在传统浸润中融入新的艺术元素,在不同的时空展现出民间艺术的别样风采。下图剪纸作品《一路清廉》表明

①文化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交融
②文化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
③人民大众喜爱的就是优秀文化作品
④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现实社会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19年的两会,人工智能被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提出“智能+”。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两会期间,新华社启用了AI主播,主持人白岩松有了分身机器人,人民网推AI机器人助力两会报道……这些新变化
①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②彰显了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独特作用
③证明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④激发文化与经济交融发展的活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5-22更新 | 3204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五月检测政治试题

7 . 材料一:2018年12月25日,杭州至黄山高铁(以下简称杭黄高铁)开通运营,这是我国东部地区新增的一条世界级高铁黄金旅游线。杭黄高铁设计和建设的指挥长龙安宝感慨道:“我国铁路发展不再单纯追求技术、规模上的高大全,而是更加尊重自然和人文历史”。各站站房大量融入了徽派、吴越文化和新时代元素:在富阳站,《富春山居图》被制成巨幅壁画;在千岛湖站,现代化的园林设计,让站房群山溪流环绕……

材料二:2018年10月24日,备受瞩目的国家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奇迹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全体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相连,正是这些可爱的人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杭黄高铁设计融入人文历史元素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