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国务院科学谋划、全面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措施。

材料一   脱贫攻坚战决胜前的关键阶段,任务最为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今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科学精准的方法策略去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1)上述材料对我们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哪些要求?请运用有关哲学道理简要阐释之。

材料二   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要帮助贫困地区百姓重塑自信,克服精神层面的“贫根”,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提高技能,自己“造血”,获得物质精神双丰收。


(2)有人认为,一些地区的贫困,是当地落后的文化习俗造成的,如好逸恶劳、忽视教育、早婚多子等;有人认为,这些地区的人文习俗的落后,恰恰在于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落后的经济状况,不是“懒生穷”,而是“穷生懒”。对此,你如何看?请说明理由。
(3)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中央到地方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成效显著。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具体措施着力解决
的问题
体现的
发展理念
①2016年以来,中央层面共安排贫困地区林草资金1500多亿元,在中西部22个省份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双赢。
②河南省栾川县挖掘境内丰富的地理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并在景区周边建成苗木花卉种植园、农业观光游示范点等,优先吸纳贫困群众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③陕西省柞水县种植木耳历史悠久。该县与科研单位合作,成功培育木耳新品种,推广栽培新模式,使其产量大、品质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小木耳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耳朵”。

2022-02-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尽管经历了葡萄牙长期的殖民统治,中华文化仍然是澳门文化的根基。四百多年来,澳门与中国内地的文化关联从未间断:从古老妈祖信仰、节庆民俗的传承,到如今与内地频繁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的澳门人透过文化增进了对祖国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的认同。20年来,澳门不仅实现了法理上的回归,更实现了人心的回归。这体现了(       
①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决定因素
③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结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