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2023 年 11月18 日,在第八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莆田市举办“妈祖搭心桥——项目推介签约”活动,现场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超145 亿元。这些项目既有龙头项目,也有强链延链补链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延伸莆田市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能力,为莆田绿色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材料告诉我们(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振兴的基础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经济价值
④文化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清新自然,苍翠欲滴,茶树在海南自成风景。千百年来,琼岛人品茶香,看茶景,寻茶趣,乐此不疲地与茶叶频频互动。

如果说茶乡,是茶文化天然的物质载体。那么如何挖掘和利用茶文化,则需要事在人为的努力。千百年来,琼岛人的脚步走进茶山深处,亲手写下人与茶之间的故事,催生了独具特色的茶之旅,琼岛人在其中赏景、研学、休憩,寻觅世代传承的茶文化。如今,琼岛人挖掘和利用茶文化,在许多茶庄园开展茶旅活动。在白沙五里路有机茶园,人们有了更加复古的炒茶体验,采茶、萎凋、杀青、炒制、揉捻……游客在五里路有机茶园,体验“三炒三揉”的手工炒茶乐趣;在琼中红毛镇,人们以现代化眼光,提炼出茶文化、工业风等多个设计主题,构建出诗意、安逸的美学场景,为茶文化塑造一个诗意空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为挖掘和利用琼岛茶文化提三条建议。
3 . 中国人的文化和信仰就蕴藏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中,如自强不息、与人为善、同舟共济等等,这些文明传承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融为一体,使我们仅用一代人多一点的时间就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伟大跨越。而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则保持了远比西方社会更多的温馨和更多的凝聚力。这体现了(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③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贵州台江县走出了一条“小而精”“小而特”的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之路。每逢节庆,都会举办稻田捉鱼、吹笙踩鼓、篝火晚会等农耕民俗活动,为游客带来别样体验,这不仅有利于形成旅游亮点、以差异化体验赢得市场,还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进而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上述材料表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     )
①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②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促进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把握自身文化的特殊性,增强当地文化旅游竞争力
④传承农耕文化,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7更新 | 57次组卷 | 4卷引用:7.1课后分层作业进阶高考(C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的霸权文化总是充满着双标论调。在谈及俄乌冲突造成的平民死亡时表示:“很难想象,他们在乌克兰做了什么,很痛心……”而在谈及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巴勒斯坦民众死亡时,态度却是:“现在已有平民伤亡,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平民伤亡,事实就是这样,因为这就是战争,战争是残酷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就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现象
②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决定人们的实践
③一定的文化总会受到一定政治的影响
④美国的双标论调会阻碍问题的真正解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将龙的神圣与吉祥物的可爱有机融合的2024年,“欢乐春节”吉祥物——“吉祥龙”发布,该形象将广泛应用于海内外“欢乐春节”品牌活动中,并首次进行市场化开发和运营,为全球中国春节庆祝活动带来消费新亮点。可见(     
①文化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
②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古画、水墨、炭笔等不同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传递出了独特的东方意境和美学观念。将最新的动画技术和中国美学相结合,呈现出唐代诗词中恢弘自信的气度和内涵,能让更多人体验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该作品的成功在于(     
A.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B.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
C.弘扬主旋律,夯实文化的基础D.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8 . 2023年7月,南宁方特别出心裁地打造了“东南亚泼水小镇”,并开启三大风情泼水主题区域,深度还原异域泼水节氛围。身着节日盛装的工作人员与游客们泼水互动,送上最圣洁的祝福,游客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地道的东南亚泼水文化,迎接盛情“洗”礼,感受东盟各国人民热情奔放。这一活动吸引了区内外大量游客,带动了南宁旅游业的发展。由此可见(     
A.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可借鉴和认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实现文化创新
C.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D.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一个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地区,其经济、政治文明发展也好。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有赖于相应的政治、经济环境。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2023-08-0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框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0 . 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隔阂”,西域的音乐舞蹈、农作物等相继传入中国。据《汉书·西域传》所载,葡萄种子是往来西域的汉使从大宛带到中国。这进一步证实了(     
①政治活动能够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中华文化具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④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08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