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2020年2月1日,《求是》第三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以下是讲话要点概括:传承敦煌文化要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并赋予新的时代色彩。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同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实现经济互利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数字研究,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共享。此讲话要点表明(  )
①要先继承后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不同文化间交流、借鉴、融合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④要借助现代科技,推动传播手段创新,使文化传播突破时空局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在当今国际交流中,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出现在世界各个地方。“剪纸灯笼、丝绸织品、茶叶瓷器…….”这些元素成为中外交往中一张张中国文化名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和商贸活动时,开始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深刻揭示了(   
①中华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交流传播才具有价值
②商业贸易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3 . 千余年来,伴随着丝绸、瓷器等贸易活动,中华文化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繁荣发展,近年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诸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中华文化和平发展、和谐共存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影响,与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始终同步
②中国经济社会的展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
③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影响,有助于构建超越地域与民族差异的世界性文化
④文化与政治相交融,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有利于抵制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近日,有网友发现,在视觉中国网站上,官方已声明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的人类科研图片及国旗、国徽等照片被标注版权为视觉中国所有,要购买后才能使用,视觉中国的做法引起了网友们的不满和谴责。对视觉中国网站的做法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你认为合理的反驳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②文化由人所创造,也要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
③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④要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燃爆2019年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祖国》,由众多著名导演选取香港回归、女排夺冠等真实事件,将其与虚构的最简单的普通人的故事穿插结合,共同讲述伟大祖国70年的风雨历程。该电影不仅位列内地票房前十名,而且成功唤醒华人的共同回忆,激起了全民的爱国情怀。从中可得到的启示有(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②文化是对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表现
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文化创作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19年11月28日,首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来自世界不同文明地区的近百名代表围绕“建设一个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召开这次大会
①有利于发挥优秀文化对政治的反作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有利于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共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③汇集了世界各地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架起了世界文明互学互通的桥梁,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集创意、展服装、品咖啡、办活动、文化展览、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体书店,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成为新兴文化业态。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有时起决定作用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人们既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用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12-07更新 | 107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8 . 近日,一女子瞻仰粟裕被要求买票,随后与景区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并曝光了事件现场视频。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公开通报:将开辟专用通道,方便各界人士瞻仰粟裕将军墓,同时责令该景区停业整改。该事件折射出
①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要避免文化和经济相互影响
②瞻仰烈士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的具体诠释,应大力提倡
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就要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体制机制
④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个人品德建设的紧迫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具有传承性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9-04-17更新 | 2492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