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也是爱书人的节日。我国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活动鼓励阅读,推进书香中国建设,推动全民阅读。这是基于(     
①文化是人创造的,也在塑造着人
②书籍是表达和展现文化的唯一载体
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④优秀文化能够提升全民族文明素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18更新 | 40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政治试题(五)
13-14高一下·山东淄博·期末
2 . “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茶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1-09-10更新 | 172次组卷 | 86卷引用:2018年海南省高考压轴卷政治试题
3 . 微信营销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及个人选择在微信端进行营销。材料表明(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网络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2021-08-14更新 | 10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届海南榆林八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4 . 201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俄罗斯建交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图案精选两国代表性建筑等,通过精湛、精美的设计庆祝两国关系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文化载体之中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④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10更新 | 136次组卷 | 3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12月20日,澳门邮电局发行了纪念“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主题邮品,包括一套四枚邮票和一枚小型张,图案以跳脱而明丽的线条勾勒出金莲花、港珠澳大桥、大三巴牌坊、妈祖阁古庙等澳门新旧景观,将澳门中西融合、繁荣发展的含义融于方寸之间。这些邮品(  )
①反映了澳门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②彰显了澳门与祖国血脉相承的地域文化
③全面展示了澳门的历史文化成就                  ④展示了澳门文化多元共融的突出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新机场“凤凰展翅”,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中国开放包容和平合作的博大胸怀。大兴新机场与首都机场“腾龙”造型的T3航站楼遥相呼应,构成“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大兴国际机场
①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②构成的“龙凤呈祥”具有继承性,说明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③适应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文化寓意鲜明,说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某公司近年来开发的花鼓、鸽子花、百苗图、民间故事刺绣六大系列220个品种的苗绣产品出口到了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67个国家,一年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中国苗绣文化走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商业贸易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④商业贸易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6-04更新 | 505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月考政治试题
8 .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具有传承性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9-04-17更新 | 2492次组卷 | 5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一中2020届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