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电视剧《乘风破浪》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普通人抓住商机,努力创造中国品牌的故事,颂扬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此剧播出后在网络上、在剧迷中引起了热烈讨论和广泛共鸣,好评如潮!由此可见,文艺创造要(     
①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保持公益性             
②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
③立足时代发展所需,彰显时代精神所向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文艺作品品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人文是城市的灵魂,经济是城市的体魄。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无锡,一方面保留和改造民族工业遗迹,借助高端品牌首店、设计师工作室等形式展示新潮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立足名曲“二泉映月”IP,生发“国乐之城”等新标签,创造新颖时代名片。这启示城市发展应(     
①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决定城市更新与产业变革
②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唤醒人民时代记忆,注重城市文化创新性发展
④人文经济相融共生,文化血脉为城市发展赋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最后一卷文综考试试题-高中政治
3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这表明(       
①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③先进文化具有推动发展的功能     
④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4年2月25日,以“相聚曲靖畅游花海”为主题马拉松比赛在云南罗平鸣枪起跑,1.5万名运动爱好者扎进万亩花海,畅享赛道和美景。本次赛事充分发挥“马拉松+”效应,赛事期间发布的马拉松“吃住游娱行”等系列攻略备受关注,借助赛事大力宣传了本地特色旅游资源,将“跑客”变为了“游客”,也将由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发起的“跟着赛事去旅行”真正实践到了赛事中。跟着赛事去旅行(     
①推动了体育事业产业发展,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促进了体旅融合,走出一条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新路子
③带火了地方经济,促进我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④普及了体育文化,激发全民健身热情、弘扬体育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锦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新年祥瑞与美好祝愿的象征。舞蹈《锦鲤》在2024春晚上惊艳亮相,以威亚技术打造的独特舞蹈打破传统,展现“鲤鱼跳龙门”的寓意,营造了令人称奇的“皆若空游无所依”。该舞蹈的成功得益于(     
①丰富文化内涵,促进经济文化融合       ②立足社会实践,加强文化交流交融
③融通不同资源,实现文化综合创新       ④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2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6 . 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自此开启了中国文旅产业的大时代,“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国家这一决定的合理解释是(       
①上层建筑的变革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③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融合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①—③
2024-05-2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7 . 火热七月,盛夏流光,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开幕。完成下面小题。

1.观赏大熊猫、品尝四川美食、感受巴蜀文化,宽窄巷子里的人间烟火、玉林路上的小酒馆、春熙路的繁花似锦……让汇聚“天府之国”的众多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为促进成都文旅消费,推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这表明(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③文化在交流中得以传播                    
④经济决定着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成都大运会会徽主体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糅合了“太阳神鸟”与“凤凰”这两种典型中国元素,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这表明,该艺术作品(     
①源自于创作者们的灵感                    
②是对客观存在的镜像还原
③是现实生活的主观映象                    
④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调研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2024年3月,总书记在考察常德河街时又强调,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这表明(     
①一定的文化是通过建筑、器物等载体呈现出来的
②一定的文化由经济决定,又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
④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邵阳等多校高三三模考试政治试题
9 . “山海有情天辽地宁”概括了辽宁省的文旅内涵,寓意深刻,既精准地概括了辽宁依山傍海、山海相映的自然景观特征,又包含了辽宁人重情重义、真诚热情的性格特征;“天辽地宁”将辽宁省名嵌入其中,温暖诗意,令人印象深刻。实现“天辽地宁”离不开这里(     
①四季长春,青山绿水孕育文化底蕴             ②文脉兴盛,文明之源传承亘古绵长
③工业奠基,长子情怀书写时代答卷             ④科技赋能,人才集聚成为动力之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与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相比,工业遗产相对年轻,但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的见证。以文化赋能这些工业遗产资源,可以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创新创业基地,也可以培育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新业态,还能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打造工业文化研学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加快推进“工业+文旅+研学”创新发展新模式。由此可知(     
①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有助于实现文化经济相互交融
②工业遗产反映着时代变迁,是对经济的集中表现
③唤醒沉睡的工业资源有助于深挖工业文化的价值
④工业遗产是凝固的艺术,是工业文化的独有载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