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三闾刺绣”兴起于汉代,已有两千多年民间传承历史。近年来,湖北省秭归县将“三闾刺绣”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设立“绣娘工作室”、开展刺绣技能培训、扶持龙头刺绣企业等措施,在“活化”非遗传承的同时,帮助村民通过自己的巧手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绣”出富裕新生活。材料表明(     
①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②非遗传承需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③“活化”非遗传承需要拥抱市场的热情       
④实现就业增收就能推动非遗传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7更新 | 20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2 . 京津冀三地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不久前,《京津冀地区主要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发布,8项世界遗产、8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4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三地首次基于统一空间框架对历史文化资源作系统梳理。这种系统梳理有利于(     
①实现三地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度交融
②三地携手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
③助力三地文化资源实现均等化和持续化
④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政治品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3 . 2024年开年最卷的竟然是文旅局。哈尔滨冰雪经济火爆“出圈”,在“尔滨”的带动下,各地网友纷纷喊话家乡文旅局“抄作业”“亮家底”,多地文旅主打一个“听劝”,纷纷出手加码布局,精心打造各自的文旅名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挖掘本地文旅资源潜力,能让各地人们过上美好生活
②哈尔滨冰雪经济火爆,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③文旅局打造各自的文旅名片,是政府运用矛盾分析法科学履职的体现
④网友喊话家乡文旅局“抄作业”“亮家底”是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某村里考出了130多名大学生。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与高校结对儿,建立村校合作机制,形成新时代的“状元村”文化品牌;联系高校开展暑期实践和主题研学等活动,发展“状元宴”等品牌民宿餐饮,实现了由经济薄弱村向品牌化产业发展。该村的做法(     
A.坚守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促进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
B.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厚植文化底蕴促进乡村振兴
C.拓展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D.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容,使其直接转化为兴村富民的物质力量
2024-04-21更新 | 51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870年的建都史培育了北京市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胸怀坦荡、文明有礼的优秀品质,孕育了这座城市德泽育人、容载万物的独特城市品格。可见,城市精神(       
①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发展
②可能与经济发展实力相矛盾,先进社会意识往往带有超前性
③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是一座城市独特的精神气质
④植根于一座城市的深厚历史,反映出市民所认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01更新 | 2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近年来,多地文旅局长爆火“出圈”、花式“内卷”为家乡代言,“文旅融合”这一新业态进入大众视野。文旅融合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打造独具魅力的文旅品牌,让人们在旅行中感受到文化之美,也让文化在旅行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促进发展的功能
②文化发展需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文化认同
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④文旅融合新业态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8更新 | 31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综合练习政治试题
7 . 贵州台江县走出了一条“小而精”“小而特”的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之路。每逢节庆,都会举办稻田捉鱼、吹笙踩鼓、篝火晚会等农耕民俗活动,为游客带来别样体验,这不仅有利于形成旅游亮点、以差异化体验赢得市场,还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进而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上述材料表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     )
①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②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促进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把握自身文化的特殊性,增强当地文化旅游竞争力
④传承农耕文化,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7更新 | 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8 . 2023年9月22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艺术展演在广东省惠州市举行。活动将吉他产业文化、旅游、美食等资源充分整合,吸引了众多音乐“发烧友”的关注。丰富的活动形式体现了“文化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带动文化发展”的双重效应。吉他文化节的开展有利于(       
①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②激活文化消费新活力赋能文化产业新发展
③推进传统文化成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中彰显出文化的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31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9 . 2023年12月3日,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通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主要围绕短视频传播虚假信息问题、短视频展示不当行为问题、短视频传播错误观念问题等三类问题展开。开展短视频领域整治有利于(     
①发挥文化功能,纠正价值导向偏差
②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明辨是非能力
③规范文化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④优化流量分配,提倡轻质量重流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2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10 . 围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同学们展示了两则材料。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实践的产物,传统文化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底色
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明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