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9日,由全国工商联指导,由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主办的“2023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隋唐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大唐西市成功举办。会上,大唐西市集团联合国内外数十家机构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打造的“文化数字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举办以上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提升文化这一硬实力
②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推进文化数字化资源整合,推动文化产业转型
④汇聚民营企业合力,使其成为文化发展的主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中国某书画大师一贯倡导回归古典、回归自然,他笔下的人物从古代先哲大儒到牧野村童等都能使人感受到守望祖国传统文化、关怀社稷民生的胸怀。这启示我们(     
①全面继承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到新的水平
②中华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③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④贴近社会生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3-07-28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检测卷(一)
3 . 电影《隐入尘烟》以西北甘肃农村为背景,通过艺术形式展现了一对农村夫妇艰辛而温馨的生命旅程故事。他们虽渺小、卑微,但却活得坚定而积极,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受到普遍好评,赢得票房大卖。这表明(     
①优秀文艺作品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
④展现普通人的生活是文化创新的关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9更新 | 643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学考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4 . 电视剧《觉醒年代》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揭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据此可知(     
①文化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
②文化是政治的集中表现
③文化创作需彰显文化自信
④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2-27更新 | 21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对下图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②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
③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6 . 当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07亿人,中国已进入汽车社会。但许多人的思维、观念、习惯还停留在自由、松散的“马车时代”,规则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等滞后,没有同步养成汽车文明,带来诸多的交通问题和社会治理难题。汽车文明的滞后()
①启示我们要努力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②体现文化具有独立性,不会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③说明文化决定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深远④要求我们努力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与时俱进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2020-01-15更新 | 255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7 . 网络“道德绑架”(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伤害了我们所有人。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
①提高个人修养             
②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             
③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             
④遵守公共秩序,文明上网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019-06-12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
8 . 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传承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我们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②坚定高度文化自信,承扬天下观即天下中心观
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④坚持文化与政治相互渗透,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19年3月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在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文化的发展始终与时代同步       
④立足社会实残,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作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近年来,云南西双版纳州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为目标,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州建立25个非遗传习所,成立4家非遗产业专业合作社,4家合作社每年创收达300万余元。该地做法的文化意义是
①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②开创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新局面
③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④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