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县,素有中国竹子第一乡之称,竹加工由来已久,竹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该县竹业企业和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要求,努力将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等竹文化精神融入竹产业。该县政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品研发和销售平台,倡导竹文化精神,大力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把竹产业做成了特色文化产业。目前,A县以全国2%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产值。竹服饰、竹饮食、竹建筑、竹交通工具、竹娱乐品等在中国竹制品博览会、竹文化产品博览会中频频亮相。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A县特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理由。
(2)请为A县的竹加工产业写两句宣传语。
2023-10-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在实践中,只有不断夯实文化安全工作,才能确保文化强国如期、高质量建成。

文化不只具有修养性情、陶冶情操、滋养精神的功能,也具有安全属性,文化安全意味着民族文化身份不受有可能破坏其根基的内外部因素所威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需要从三大核心要素下手:意识形态安全关系着对国家政权和政党统治的合法性问题,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传统文化安全关系着本国民族特色、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的传承,同时也关系着本国文化特色产业的生存和竞争力,是国家文化安全的灵魂;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对文化技术和文化信息的获取和掌握能力,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外部支撑。通过内外结合,三者构成一个动态统一的安全体系,为我国的文化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全球化时代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安全。
(2)有网友对于维护文化安全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既然要维护文化安全,为什么又要开展文化交流互鉴?”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对网友的困惑加以解答。

3 . 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勇挑重担、堪当大任。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才能成就责任担当的价值新高度。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年轻边防战士在铠皑雪山立下的铿锵誓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是年轻航天人探索宇宙抒发的豪情壮志;“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年轻学子发自心底的庄严承诺。新冠肺炎疫情面前,550多万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9000多万青年志愿者,活跃在大型赛事、应急救援等各个领域,争当正能量的倡导者、新风尚的践行者……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对全国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1)“只有将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才能成就责任担当的价值新高度”。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及其特点的知识加以阐明。

◆追梦航天,民族骄傲

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据传早在春秋时期,鲁班就开始削竹制鸟,上天后可以三天三夜不下来;明朝有个叫万户的人,他想到用火箭飞天,虽然他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这种探索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人。

20世纪60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毅然决定研制两弹一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终成现实。2022年4月16日上午9点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指出,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站在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的时间轴上,回眸中国航天人来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一次次托举起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与自豪的正是一种精神,那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成真并行稳致远的动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 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亿元;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郑州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意见》还划出这些重点任务:依托郑州资源票赋,支持登封打造功夫之都,发掘武术健身、禅医、养生、文化等价值,构建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康养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武术体系;支持上街区发展航空运动产业,开展各类群众性航空运动休闲活动,培育飞行体验、教育培训等业态,不断完善航空运动产业链;支持荥阳打造象棋之都,弘扬中国象棋体育文化;加强可穿戴运动设备、智能运动装备、冰雪装备器材、家庭小型健身器材的研发与制造;强化分类指导和因企施策,支持拥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强的本土体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比较优势、竞争实力的重点体育企业。


(1)《意见》将对郑州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知识,分析发展体育产业的意义。
2022-03-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

某市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坚持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的特色标识和时代记忆,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开展历史建筑的维护修缮,让多处老建筑“活”了起来—一有的作为纪念馆、博物馆对外开放,有的成为餐厅、剧院、书店,有的作为民宿、茶社或商业办公场所。同时,通过“留、改、拆”并举,开发非遗主题游线,实施历史城区更新改造和提升,将老城区打造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中央活动区以及名城旅游胜地。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知识,说明该市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意义。

6 .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为北京市和张家口市新增投资和消费领域的几十万个就业岗位,额外增加消费支出几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和旅游业的总收入迅猛增长。冬奥会还将大大促进北京和张家口市的体育产业的发展,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广告业、现代农业、商业都将从冬奥会中获益。通过举办冬奥会,把中国人的优秀传统品质进一步发扬光大,塑造中国人激情好客、文明有礼、开放包容、尊重规则、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等良好形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分析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冬奥会的重要意义。

7 . “试问中国何时能派代表赴万国运动大会?何时能于万国运动大会时夺得锦标?又何时能使万国运动大会举行于中土?”这是1910年7月组织第一次全国运动会的人士在《申报》上提出的灵魂之问一“奥运三问”。从此中国奥运梦开始萌芽,一代代中国人用努力与奋斗,一步步交上了自己的理想答卷。

1932年,辽宁短跑选手刘长春,带着全中国人民不甘落后、不甘屈辱的决心,参加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迈出了中华民族正式走进奥运赛场的第一步,回答了第一问;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沉着应对、奋力拼搏,夺得首金,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回答了第二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体育开始一步步走向辉煌,并于2008年第一次成功举办了一届精彩的夏季奥运会,圆满回答了第三问。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将盛大开幕,北京成为世界奥运史上首个同时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双奥城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国同心,吸收借鉴历届冬奥会的有益经验和举措,积极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将再次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的奥运盛会。百年奥运逐梦圆梦,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视角阐释我们何以能交上理想的答卷。

8 . 材料   文化是城市的发展之源、前进之本、立市之魂。文化在城市竞争中处于原动力位置。

2006年的金秋,一道道文化大餐将让江苏的百姓应接不暇。“名城会”、“艺术周”、“牡丹奖”、“百家画展”……在一系列高品质文化活动的背后,是政府坚持“文化为民”,大力推行文化江苏建设的良苦用心。在9月20日举行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确立了今后五年建设“文化江苏”的重点任务——三个“十大”:实施十大先进文化建设工程,发展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十大重点文化设施。省长梁保华说,2004年江苏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58.5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72%,分别居全国第6位和第11位。而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普遍高于10%。在看到差距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必须充分发挥江苏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省GDP和服务业的目标。


结合材料,请思考江苏省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竞争力?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坚持“科技冬奥”的理念。科技冬奥应用在与冬奥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环保、智慧服务、转播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多方面。冬奥会转播技术实现了转播设备云端化和人员服务远程化,减少了设备投入。观众在5G手机上可以立体观看冰球运动员拼抢瞬间、花滑选手腾空旋转的唯美一刻,还可以帮助裁判快速、准确地作出判罚。智能测温设备“腋下创可贴”是场馆内工作人员的防疫利器,“腋下创可贴”的测温芯片只有米粒大小,但测温精度可达到0.05摄氏度。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应用了世界首个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摄氏度,更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科技冬奥正在为世界探寻更好的未来城市生活解决方案,将助力实现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产业友好、对社群友好的人类城市生活永续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坚持和推广“科技冬奥”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0 . 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备爱关注,微博打拐、免费午餐、衣加衣温暖行动……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让社会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