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2021年9月30日是我国第8个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 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该仪式的意义在于(       
①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
②推动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彰显国家硬实力
③赓续红色血脉,巩固革命文化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④缅怀人民英雄,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13高二上·浙江衢州·期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   在传统书店普遍萧条的今天,台湾的诚品书店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全台湾拥有39间分店,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诚品的成功之处是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除了以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精心陈设展现阅读价值外,更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诚品还主张“连锁不等同于复制”,实行“因地制宜”的经营方式。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2021-09-07更新 | 401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的阶段,城市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文化成为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①文化是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②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城市文化
③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④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核心决定作用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2021-09-05更新 | 272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镇赉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3-14高三上·湖南张家界·阶段练习
4 . 每逢遇到重大灾害,社会各界就会纷纷加入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化爱心为行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爱心捐助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4-25更新 | 58次组卷 | 34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蒙古族的“安代舞”被誉为蒙古舞蹈活化石,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田野调查、原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措施加强对安代舞的传承和保护。其目的是 (  )
①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②维护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③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
④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4-21更新 | 607次组卷 | 26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6 . 从鲜有问津到走进生活,从濒临失传到成为新型业态……近年来,非遗正从抢救、普及和展示,逐步向关注艺术审美、文化传承等更深层次发展。与之相应,“非遗热”正在蔓延、升级,成为国内外游客体验当地文化魅力的媒介,也成为各地积极念好的“文化生意经”。“非遗热”给人们的启示是(     
①非遗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各国共同保护
②立足实践,探索推动非遗创新性发展的新思路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为保护非遗创造了条件
④挖掘非遗的商业价值是保护非遗的关键之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一个地区的贫困,表面上看属于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往往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因此,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文化扶贫工作,抓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条主线,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独特传统文化资源,以扶志促扶贫,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文化下乡由“送文化”到“种文化”,让文化在当地落地生根,走出独具特色文化扶贫之路。

材料二   某县政府坚持硬件强化、软件提升并重,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落实扶贫措施。一是把经济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主要抓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努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把文化扶贫列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以文化阵地扶贫、公共文化服务扶贫、文化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有效解决了文化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全国各地开展多种形式文化扶贫工作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看待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的关系。
(3)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请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书写两条公益广告语。
8 .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的同时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这表明(     
A.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B.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C.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D.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取决于其文化软实力
9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迪。这一论断的文化依据是(   )
①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是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优秀文化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事实表明文化 (          )
①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与经济是相互决定的
③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