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9 道试题
1 . 2019年5月16日,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文博会展示规模从首届的43130平方米增加至第十五届的105000平方米,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十五届的2312家,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多个增加到第十五届的103个。由此可见
①文博会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②文博会主导世界文化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③文博会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平台
④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其吸引力不断增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目前,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逐步实施。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这充分体现了(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③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诗经·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寝床弄璋,寝地弄瓦”这种“重男轻女”意识本是封建社会的思想,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③文化可以完全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1-18更新 | 240次组卷 | 3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烟雨画舫、亭台楼榭、琵琶纸伞,这些风物被视为江浙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和审美,植根于我国江浙一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厚的经济基础,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升华,生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品格。她优雅灵动、崇文尚德、务实进取、开放包容……

从历代先贤名士到当代富有家国情怀的改革者、创业者以及无数劳动者,他们用智慧、雄心和创造成就了这片土地的富庶,也让这方文化熠熠生辉。


有人认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文化的繁荣。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021-09-28更新 | 23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09 文化与生活精讲
5 . 李子柒是一个现实中的造梦者,也是一个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在乡野山洞之间,在春风秋凉的轮替之中,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由此可见,李子柒的作品(       
①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②展现了中国传统思想在世界文化中的优越性
③通过展示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了文化自信
④印证了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发达国家引导着世界人民的消费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20年10月20日至22日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主题为“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展示了最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蕴含着无穷的商机。这说明(       )
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②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④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华字典》时隔 9 年再次修订,新版于 2020 年 8 月 10 日发行上市。本次修订增录的“初心”“点赞”“拼车”“截屏”"“二维码”等新词,记录着当下中国的新现象、新概念、新事物。一个个新词,勾勒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当代文化风尚,在生活内外、线上线下,供全民共用共享。远可鉴历史,近能征时事。综观词汇发展历程,无论是旧词消失、新词诞生,还是外来词引进与本土化融合。抑或打破词汇既定含义翻用新义,无不体现语言和时代的同频共振与无缝对接。语言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流变发展、不断被整理规范,进而保持着生机。一代代读者通过翻阅和检索这本小小的字典,识得更多文字,规范汉语用法。也正是因为语言文字的规范,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基础更牢固,步伐更坚实。从古至今,人们用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人们用语言承袭旧章,创造新器。一个个新词语不断萌发,一个个新寓意脱颖而出。这些词语不仅会在使用中获得意义,也会汇入历史的长河,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华字典》收录新词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知识,说明语言如何才能在不断流变发展中保持生机。
9 . 电视剧《庆余年》一经播出便得到广泛好评,商业价值凸显。但影视剧作越热,越易被盗版。该剧开播不久,盗版资源开始泛滥,有的仅需付3元即可观看全集,《庆余年》成为了“庆盗版”。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也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传媒具有商业性,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
④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观众需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0-03-21更新 | 437次组卷 | 12卷引用:东北三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政治试题((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10 . 改革先锋、歌唱家李谷一始终将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改革开放进程紧紧相连,用歌声见证改革开放的豪迈壮举,用作品抒发祖国的豪情、民族的豪迈、人民的心声。她演唱的歌曲《乡恋》被誉为“改革开放后第一首流行歌曲”,《难忘今宵》给千万个中国家庭送去欢乐和祝福,《我和我的祖国》倾诉了对祖国的真情挚爱。这说明
①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发展进程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完全同步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