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材料二   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处理异域文化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和功能的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谈谈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2 . 从1938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建立,到近年来多部守正创新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打破多个观众圈层成为“爆款”,中国影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从无到有、开拓创新、砥砺前进,见证和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创造辉煌成就的伟大历史进程,推动中国电影总票房不断刷新高度。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电影市场的繁荣适应了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要       ②经济发展为电影产业的全面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③发展文化产业最终是以守正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④电影产业应该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6月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完善服务机制,加快实现文化资源网上配送、场地网上预订等功能,统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出上述要求是基于(     
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促进人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又可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等强大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某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系列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研发红军马灯式水杯、红军持包、红军马灯式路灯等专利红色旅游文化产品10余种,开发红军茶果系列红色商品,力促“红色+”系列产品研发与交易,助力群众持续增收敛富、“红色+”系列产品的研发(     
①发挥了红色文化的引领示范作用②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融
③推动了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④促进了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交流变得更加密切的当下,国产优秀影视作品“出海”成为常态。

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喜剧《我和我的家乡》,点燃全民女排记忆、展现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团结奋斗、为国争光的精神的体育片《夺冠》等“国庆档”电影在多国影院陆续上映;展现波澜壮阔的外交史实的电视剧《外交风云》被发行至北美、非洲、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并将通过网络平台登陆26个国家;缅语配音版《红楼梦》《西游记》等电视剧在东南亚相继播出;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以“付费内容”形式上线北美 ……近年来,多部国产影视作品相继“出海”,再度吸引了众多海外观众的目光,收获了大批海外“铁粉”。

2020年11月11日,在“金熊猫”国际传播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喇培康指出中国影片在海外市场获得成功应具备一些条件,其中包括:要讲能够让外国人接受的中国故事;要具有足够的商业元素,比如有壮观的特效技术、场面呈现,以及先进的叙事、拍摄手法;还要有品牌影响力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产优秀影视作品“出海”的积极意义。
2021-06-16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1届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仿真模拟政治试题(六)
6 . 依托数字网络和融媒体技术,“网”聚书香、“云”游四方成为现实。云端看展览、指尖点文献,打破了人们享受文化生活的形式限制。面对实体场馆数量有限,馆藏保护有特定要求,以及精品内容供不应求的现实,融合技术手段为其扩容,打造出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文化空间,惠及更多受众。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数字化有利于(     
①扩大优质文化内容供给,提高经济效益
②释放文化资源使用效率,繁荣文化市场
③拓宽文化空间的场域,提高文化内容的可及性
④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们基本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依托数字网络和融媒体技术,“网”聚书香、“云”游四方成为现实。云端看展览、指尖点文献,打破了人们享受文化生活的形式限制。面对实体场馆数量有限、馆藏保护有特定要求以及精品内容供不应求的现实,融合技术手段为其扩容,打造出24小时不打烽的线上文化空间,从而惠及更多受众。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数字化有利于(     
①扩大文化供给,提高经济效益
②盘活文化空间,提升文化体验
③挖掘文化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④提高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基本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1年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异常火爆,总票房已超过50亿元。这部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情节简单却耐人寻味。电影用温情而真挚的艺术手法呈现了细腻、无私的母爱,感动了无数人。这表明(       
①人们能够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③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优秀文化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触动人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扫描二维码,在线上“云”逛红色景区;观看3D影片,感受开国大典盛况;戴上VR眼镜,学习红色知识、了解红军长征,让人身临其境……湖南、江西联合举办的2020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上,来自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的红色旅游景区参展,让游客领略了红色旅游之美。举办该博览会的意义是(       
①肯定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树立文化自信
②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③寓教于乐,增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吸引力
④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1年4月14日,北京公布6个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首次成批量推送文物保护的活化方案。此次文物活化利用吸收了社会力量参与,体现了文物保护工作思路从“闭门保文物”向“开门用文物”的重大改变,让文物建筑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分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     
①意在通过历史文物建筑讲好北京故事、中国故事
②说明文物建筑的价值取决于文物建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③表明只要引入社会力量,文物建筑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可以更好地发挥文物建筑的经济功能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