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强化市场基础制度、推进市场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市场等多方面要求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这一意见的出台(     
①可以克服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②意在完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③进一步打造由统一计划来进行管制的市场体系
④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10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在流通领域,重点提到要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即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然而我国的流通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仍然存在一些约束自由流动的隐性壁垒,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在物流体系建设上,城乡融合的交通网络不够完善,基础设施数字化和网络化改造相对比较滞后,核心枢纽、主干线路、区域仓储分拨中心、终端配送节点缺乏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效率不高;最后,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还比较滞后,违法失信行为经常发生。因此,疏通流通领域的堵点,对促进国内大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疏通流通领域的堵点以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3 .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统一大市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资源、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监管公平统一,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进一步规范的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旨在(     
①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持续推动国内市场的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
②破除地方保护和消除区域壁垒,充分利用计划手段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③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作用,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④发挥市场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逐步取消政府干预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08更新 | 603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强调健全统一市场监管规则,要求加强市场监管行政立法工作,完善市场监管程序,加强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依法公开监管标准和规则等,落实这一要求,需要(     
①国务院制定与完善关于市场监管方面的法律
②国家机关在市场监管方面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③政协委员对市场监管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④公民参与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监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06更新 | 510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5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我们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我国有14亿多人口,其中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内大市场。2022年4月1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已经从跟随向并肩和领跑发力。但是,从宏观来看,科技资源依然存在配置错位的问题,科技资源碎片化、利用效率低,科技研发风险大,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相适应。《意见》提出,把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作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主要目标之一。


(1)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推动科技创新。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这一判断予以说明。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实施。RCEP协定由东盟十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其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被誉为“全球最大自贸区”。“协定的生命在于实施。”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商务部将会同协定涉厦的各相关部门,及时出台《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帮助地方和企业更好更充分地运用RCEP规则,把握市场开放机遇,推动东亚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2)有人提出疑问: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有必要继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吗?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此予以答复。
2022-04-28更新 | 87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统考(4月)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区域市场一体化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我国区战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目前,这些地区在要素资源市场的统一,市场平台设施的统一等方面,已经有一系列的推动市场区域一体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的积累。这些地区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全、提高政策协同,让高端要素区域内集聚、畅通流动,形成引领本区域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全国统一大市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为此,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有人认为我国应继续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也有人担心市场区域一体化会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请结合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此进行评述。
7 . 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2022年,我国将在五个方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我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①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②符合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③符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④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从机动车跨省异地检验.到企业跨省申报纳税办理,持续推进的政务“跨省通办”,不仅便利了百姓的生活,促进了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的一些地域壁垒和部门壁垒,成了当前制约各类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提出140项全国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清单。2021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异地就医结算备案、社会保障卡申领、户口迁移等7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下一步将加快实现新生儿入户、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记录查询等8项事项跨省通办。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进程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年一季度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

规模以上增加值服务业生产业指数社会消费品总额固定资产零售投资高新产业投资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同比增长24.5%31.1%33.9%25.6%50.1%18.3%
两年平均增速6.8%6.8%4.2%2.9%11.0%5.0%

注:“两年平均增速”指的是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同比增速,即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由于去年同期基数低,所以引入这一指标。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推动经济稳中向好,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凝神聚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我国经济运行还存在一些堵点、淤点,使得国民经济循环还不够畅通。主要表现在国内统一大市场还不完善,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供给体系与国内需求不够匹配,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均衡,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流通的体制机制问题较多等方面。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作用。
2021-06-02更新 | 4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一中暨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5月模拟押题预测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双循环战略的核心和基点在于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循环,立足内需,以建设国内完善统一的大市场为重点,引领对外贸易服务于国内市场。而以建设完善统一大市场为目标的制度创新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

当前,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对经济平稳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也造成一些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相对任意性、政府一市场边界模糊不清以及一些以行政干预为名的寻租问题,使得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动性受限,经济大循环的螺旋发展与结构提升依靠知识积累与技术攻坚,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凸显,国家法治环境还需改善,进一步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维权困难问题;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包括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商务成本、生态和审批流程等多方面,只能由政府来提供,阻碍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形成隐性的市场进入壁垒。

国情之下,这些实现迫切要求通过新型政府一市场关系的构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彻底解决由体制障碍造成的发展壁垒与规则不健全造成的治理失效。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国内经济大循环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