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0 道试题
1 . 2023年全国两会闭幕后,沈阳市庐山社区会议室内居民代表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的讨论热火朝天。增设部分停车位,在走廊上安装连在墙体上的折叠椅……一项项“暖心”设计经讨论逐渐成形。这体现人民群众在基层自治中积极参与(       
A.民主选举B.民主决策C.民主监督D.民主立法
2023-12-0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3年3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首次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首次听取审议金融工作情况报告,首次听取审议国家监委有关专项工作报告,首次开展对“两高”专项工作报告的专题询问⋯⋯这四个“首次”彰显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以民主集中制作为履职的根本原则
②勇于直面问题,履行全国人大部分职权
③不断完善对国家机关的监督和检查
④保证各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和高效运转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 2023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答记者问时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一定会推动各级干部多到基层去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帮助基层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李强总理的讲话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的差异源于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调研是深化发展认识、作出科学决策的必要条件
③要遵循“普遍—特殊—普遍”的认识秩序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宣誓(       
A.弘扬宪法精神,宪法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B.旨在维护宪法权威,强化全民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C.强化了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D.有利于提高党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建设法治国家
5 . 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后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81处补充修改,并最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这表明(       
①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
②全国人大行使表决权
③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人大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3年3月5日至3月13日,(     )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再次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A.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B.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二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一中全会
2023-11-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中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卷
7 .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乎民生的养老话题再度成为焦点。全国政协委员白涛提出建议,希望加快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展至全国范围。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进一步建议,明确长期持有型的养老社区适用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两会聚焦社会养老问题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建议反映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唐河县鸿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今年主要预期目标中,要实现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 5.5%左右。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就业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我国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可以(  )
A.稳定物价B.增加就业
C.促进创新D.促进经济增长
9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下列举措符合政策要求且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②降低个税起征点→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国内循环
③大幅度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贷资金供应→扩大社会总需求
④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缓解市场流动性不足→为发展添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破除各种隐性壁垒,一视同仁给予政策支持,提振民间投资信心。”这有力地驳斥了社会上各种否定民营经济的奇谈怪论,宣示了党和政府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①有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②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③可采取提高民营企业增值税起征点的方式          
④可采取提高民营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的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