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考察时说: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要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在离开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时,总书记跟乡亲们说,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大家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在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总书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情况,同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亮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为更好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某中学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并对总书记的讲话内容进行分析与推理。

陈大:总书记指出“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所以,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石化产业。

许言:总书记在石门村的叮嘱,启示我们要用好辩证思维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李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被保护、传承、利用好,陶瓷文化应该被保护、传承、利用好。所以,陶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同学们的阐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 . 科技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和核心。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4月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我国重视科技发展是基于(     
①关键核心技术对稳定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②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开放合作利于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③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我国需要掌握科技领域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习近平总书记时隔6年再赴广东考察,再次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下列属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的有(     
①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产品创新、智能化、高端化→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健全 
②着力完善金融体系→扩大信贷规模→激活资本市场→提升股市信心 
③加强金融监管体系→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④增值税取代营业税→减轻企业税负→提高劳动者收入→扩大住房需求→房产供给增加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2-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十完全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鼓励大家:“我们说大器晚成,大器是什么?就是那些最好的东西、最高精尖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做成的,都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要用毕生精力。希望大家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这启示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不断砥砺自我
②在实践中创造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知识成果
③人们的个性发展应该表现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1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漠河林场自然林区,强调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决不能让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之功毁于一旦。下列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有(     
①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在造林与护林的统一中厚植绿色底色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要预防和打击各种破坏林区的现象
③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长远问题甚于解决当下问题
④护林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积极探寻护林的有效方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赋予了生产力理论新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理论创新。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传统生产力依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大量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严重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与传统的生产力理论相比,新质生产力理论更加强调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的作用,在内涵上突出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角色功能。在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各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深耕细作,加速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新质生产力的转化,正在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新旧转换,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1)结合材料并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说明新质生产力这一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
(2)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述新时代青年学生怎样成为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
2024-02-1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3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竞争力。要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扎实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①是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④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3年11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就是要(       
①让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城市治理的决策、管理和监督
②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③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坚持用基层民主的办法解决基层矛盾
④完善以民主恳谈为核心的基层协商,推进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2023年4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释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将长久不变”。
10 . 2023年9月,习近平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下列说法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是(       
①增强消费对优化产业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②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
③塑造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打通发展堵点
④建设以现代金融为着力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3更新 | 45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