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以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为主攻方向,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材料启示我们要(     
①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事物主要矛盾
②分清主流与支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促进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相互转化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工作方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上述要求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2)除了上述贯彻新发展理念,还有哪些措施可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 科技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和核心。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4月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我国重视科技发展是基于(     
①关键核心技术对稳定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②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开放合作利于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③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我国需要掌握科技领域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2年7月12日,习近平来到新疆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我们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材料表明(     
①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管用的
②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③民族自治区以国家统一领导为前提,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域
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鼓励大家:“我们说大器晚成,大器是什么?就是那些最好的东西、最高精尖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做成的,都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要用毕生精力。希望大家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这启示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不断砥砺自我
②在实践中创造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知识成果
③人们的个性发展应该表现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1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十大流行语”公布,“新质生产力”位列榜首。

材料一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材料二   传统生产力推动的经济增长是依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大量投入的水平型扩张,不仅严重依赖要素投入,而且生产力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都较为缓慢。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传统生产力而言的,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源自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对原有技术路线的根本性颠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批颠覆性技术。随着这些颠覆性技术的逐步成熟,会形成相对传统产业而言的全新的产品、生产资料、零部件和原材料,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产要素的范围极大扩展,使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发展质量发生重大变革。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该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和内生动力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在培育新兴产业。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二要加快培育全国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环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丰富应用场景和放大创新收益的独特优势;三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新兴产业聚集。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谈谈上述要求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11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河北省政务服务办提出八项政务服务政策措施。其中,对水利基建项目、市场开办、市场保供、应急物资生产经营涉及重建设备设施生产销售的审批,建立“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即来即办、随时约办、优先审批。在河北政务服务网和移动端“冀时办”开设“支持灾后重建”专区,开通灾后重建有关政务服务事项的统一网上办理入口,让企业群众能够通过线上渠道了解灾后重建支持政策、办理有关政务服务事项。保定市迅速启动并不断深化落实“五级包联”机制,即市级领导包县(市、区)、县级干部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片、党员包户,全面助力加快灾后恢复重建。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河北省是如何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
9 .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4月10日至13日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强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企业应该(     
①开展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课题研究,加强政策储备
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③既要加强创新,也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④大力推进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工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 .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新四军,新四军,你为人民死,人民得你生,大家来参军。”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2月3日考察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看到馆内展陈的《白菜谣》歌词时感慨地说,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告诉我们(       
A.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B.挖掘红色文化载体的时代价值能够增强道路自信
C.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D.文化交流与交融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