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5 道试题
1 . “种茶制茶、食茶用茶、品茶咏茶、敬茶爱茶”,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历史。“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遗产,世代相传,“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人养茶”的景观格局,弘扬了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茶,成为各族人民的文化纽带,展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成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世代相传(     
①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深刻反映了当地全貌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③彰显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连续性
④实现了以茶为文化核心和灵魂的民族团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中华优秀诗词承载着中国人的诗情与诗心,融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农历新年伊始,家家户户“总把新桃换旧符”;出门在外,不禁感叹“月是故乡明”。我们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劝人奋进,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友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定内心。我们期许“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魄胸襟,坚定“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的立场信念……在这种独特的中国式诗意生活中,我们达到了和诗词作者“同频共振”的奇妙境界。这种“同频共振”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积淀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基因
②中华优秀诗词源于诗词作者的聪明智慧,当主体感悟与其相近时就会发生“同频共振”
③中华优秀诗词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充分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④中华优秀诗词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满足了人们丰富的精神需求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4-02-14更新 | 160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在讲究效率、与时间赛跑的时代,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困难不“躺平”、不消沉、不抱怨,而是主动营造“治愈瞬间”、仔细体味“幸福时刻”,让人生充满温暖与亮色,成为青年人进行心理调适、积蓄昂扬斗志的新手段。这说明(     
A.正确的价值观源于主体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水平
B.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
C.青年人只要不断更新价值观念就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4 . 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提出“桑树染色体断裂—融合循环”理论,打破了以往“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的认知,为绘制桑树亲缘关系“家谱”奠定了基础,也将为桑树的学科和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指导。上述材料表明(     
①没有一种真理是永远正确的,追求真理是一个不断推翻之前真理的过程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该理论的提出可以为桑树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好指导
③只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就可以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通过科学实验可深化对桑树染色体基数的认知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2-14更新 | 4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以水为串联、潮为意向,铺陈了一幅幅饱含中式浪漫的唯美画卷。裸眼3D视效与虚拟影像的结合,打开了烟雨江南、钱塘江潮、泼墨山水的卷轴;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独具创意地渲染杭州独特的文化底色。通过零碳排放的主火炬和电子烟花,体现主办城市的环保意识,展现大国担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世界各国既醉心于创意唯美的传统诗画江南,也惊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科技创新。开幕式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是(     
①要借助现代科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②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交流、交融,实现各国各民族文化趋同
④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 . 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就在于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在哲学史上首次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与发展
③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④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2-14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我仅是代为转账,并未借款。”对于原告朱某的还款诉求,被告孙某全力辩解。朱某当庭出示银行转账纸质凭证,证明其曾于2020年3月18日向孙某转账25万元。朱某表示,因孙某迟迟不还该笔借款,自己才诉至法院。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银行转账纸质凭证属物证B.此案审理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C.此案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物D.根据现有证据朱某承担不利后果

8 . 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传承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理念,取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是中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

商务部在2006年和2011年先后认定了两批共1128个中华老字号品牌。2023年11月8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包括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等在内的55个或长期经营不善,或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

这些老字号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倚老卖老”,吃老本,处处显现出“唯我独尊”的面目,口味上不能迎合市场,价格上还高高在上。然而也有一大批老字号深挖传统文化,大胆跨界创新,推出富含时尚元素、符合消费需求的创意产品,持续营造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例如北京稻香村,推出的北京胡同系列糕点;老字号茶叶品牌吴裕泰,推出茶味冰激凌、茶味饼干等产品。这些老字号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1)结合材料,写一个符合逻辑规则的三段论推理来解释55个品牌被移出老字号名录的原因。
(2)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你对“老字号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的理解。
2024-02-07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扫码点餐、扫码排队、扫码开门……如今,二维码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拿出手机“扫一扫”也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习惯。不过,随着应用场景增多,本该是方便快捷的“扫码”,却在有些时候变为一种负担,给个人生活带来困扰。

运用《哲学与文化》和《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协调好扫码服务中商家便利与用户满意的关系。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了我国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案,案件在多个媒体上进行直播,吸引了17万网友观看。

【案情回顾】

2023年2月,本案原告李某利用AI绘图模型Stable Diffusion,通过输入提示词、设置各种参数等方式,生成了一张人物图片并添加了水印,发布在其社交平台上。

被告刘某是一位诗词博主,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一些诗词、文章,与网友交流。2023年3月,刘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文章时,将原告于2月用AI软件创作的人物图片作为文章配图,并且将图片水印截去。

因此,原告以被告侵害作品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将刘某起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要求对方赔偿经济损失5000元,并且赔礼道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部分)

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

第九条著作权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李某认为,整个生成图片过程中,自己对图片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包括提示词、参数等,都属于具有独创性的智力劳动。而AI软件则相当于只是一种工具,其本身并不能完成绘画,创作需要由人类完成。因此,李某认为本案中AI生成的图片属于美术作品,而被告刘某删除自己作品水印,将图片作为配图的行为,应当认为是侵犯著作权。


你是否同意李某观点,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阐明理由。
2024-02-07更新 | 39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