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的步伐,习总书记说“我们走得很坚实”“我们走得很有力量”“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我们走得很显底气”。

怎样让2024年我国经济工作走得更好更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明了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2024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
2 .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重视成功背后的因素。下侧漫画启示我们(     
A.成功没有坦途,必须做好面对挫折失败的准备
B.奋斗方可成功,不能依赖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C.意识有选择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成功
D.机遇不可或缺,但增长才干是成功的内在根据
23-24高二上·全国·期中
3 . 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客观规律的支配。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下图形象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客观规律,请你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空格内。(     

A.①社会存在 ②经济基础 ③社会意识B.①上层建筑 ②生产力 ③经济基础
C.①经济基础 ②生产力 ③上层建筑D.①生产力 ②经济基础 ③上层建筑
2024-02-29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材料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材料二   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无数中国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诠释责任担当。改革开放时期,青年人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勤勉工作、开拓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人秉承光荣传统,在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领域不惧挑战、拼搏奋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谈谈你对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阐述我们应如何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使命。
2024-02-2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关键在于“统一”。从立的角度,明确要抓好“五统一”,即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从破的角度,明确要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打破各种显性、隐性壁垒。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坚持立破并举。
2024-02-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银发知播”团队,感动了无数人。他们平均年龄77岁,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62岁,直播涉及天文、物理、文学、美学等。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这群爷爷奶奶在网课直播间里,欢脱幽默地传授硬核知识。他们将毕生所学通过网络授以青年,用日复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他们中有知名院士和教授,也有普通的中小学教师。虽然高龄,却依然坚持不懈。“银发知播”启示我们(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良好的心态决定生活的方向和结果
②人的价值在于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才能活出精彩人生
③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幸福是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④需要不断挑战自我,热情奉献社会和他人,提升自我价值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2-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北京市文旅局推出21条包括以中轴线、京剧之旅等为主题的4条跨区文旅骑行线路,以及体现各区特色的17条文旅骑行线路,合计骑行长度约730.8公里。这些文旅骑行线路以“骑行+沉浸体验”为核心,以“文化+创新业态”为纽带,串联各类消费新场景,解锁有故事的文化点、打卡点。 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弘扬时代新风尚
②丰富了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提升了全民族文明素养
③挖掘了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④实现休闲健身和文旅消费融合,完善了文化经济政策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024-02-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红色资源承载着我国艰苦的革命历史,蕴含着厚重的革命文化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近年来,多个省份积极推动红色资源保护立法。从中央顶层设计到地方性立法,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对于推动形成革命文物、英烈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保护合力达成了高度共识。保护红色资源旨在(     
A.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B.整合利用文化资源,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传承红色基因,从理想信念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2024-02-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创”(chuàng),本意为用刀斧砍凿木料,巧建圆形粮仓。“创”的制造本义赫然如睹:一个产品、一件作品、一项事业,从无到有、从不完美到完美、从粗陋到精致,因“创”的行为而更具开拓意义。但“创”(chuāng)也有创伤、创痛之意,许多创造或创新活动常常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遭受批评和嘲笑。 “创”的一体两面,既有人类的制造之能、创造之美,也反映了人类开辟新事业、开启新世界的艰难与辛劳。“创”的一体两面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创”的行为在旧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扬弃才具有开拓意义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创”的艰难与辛苦的特殊性寓于其创造之能的普遍性之中
③要坚持全面观点看问题,在实践中既要看到“创造之美”,又要看到“创伤之痛”
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坚持在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更关注“制造之能”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4-02-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雕塑《信仰》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鼓舞。雕塑以具象写实的人物群像为核心意象表现,多位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形象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员庄严宣誓的场景,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毅前行的豪迈气概和豪情壮志。这说明(     
A.优秀艺术作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B.雕塑作品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描摹复制
C.优秀的雕塑作品可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
D.创作者对时代变化的感受是艺术作品成功的关键
2024-02-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