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回顾党百年恢宏壮丽的奋斗历程,这份令人刮目相看的百年成绩单,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理想和信仰书写的,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用拼搏和奉献赢得的。

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新的征程上,我们同样面临复杂的风险考验。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肩负日后建设国家的重大责任。我们学习和总结历史是为了从全党和人民的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接好时代‘接力棒’走好当代长征路”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250字左右。
2022-12-16更新 | 34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在自媒体时代,似乎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当记者。我们面对的不只是各种信息、各种观点、各种分析,还有谣言、攻击、谩骂,以及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一些自媒体从业者为了吸引流量,夺人眼球,追求“10万+”,用上了各种手段。这需要
①公民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污染
②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③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文化主管部门进行文化生产时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2023年9月,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全面振兴东北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冷静分析制约东北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科学把握形势,发挥比较优势,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问题导向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要以矛盾的普遍性为依据辨别事物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同等对待事物发展中的主次矛盾
③事物发展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矛盾,要紧密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事物矛盾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着重解决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邓宁—克鲁格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以下对邓宁一克鲁格心理效应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①绝望之谷是包含着自我否定的自我更新       
②在度的范围内促成飞跃可跨越愚昧之巅
③开悟之旅是渐进性与连续性积累的过程       
④曲线反映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13更新 | 356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这两年,“天价雪糕”成为一个话题,动辄十几块到几十块的雪糕,和“普通雪糕”一起躺在店家的冰柜里,让你顺便拿一个去结账时,露出大吃一惊的表情,但此时已经不好意思再放回去了。由于这些贵价雪糕们表面平平无奇躲在冰箱里,却常常在结账时给出“致命一击”,网友便给它们取名为“雪糕刺客”。这表明(       
①生产经营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市场运行规律
②生产经营者应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③消费者应提高辨别能力,善于思考分析,善于明辨是非
④消费者应端正消费态度,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让网友领略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魅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时成为“网红”。可对传统文化不能一味地只传承而不加辨别,其中的“糟粕”很多时候扑朔迷离、隐晦而暧昧,又盘根错节、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领域。传统文化成为一时的“网红”容易,怎样才能维持“网红”的长久生命力?为更好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其中提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加强认知教育,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不断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
材料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大力普及和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互联网直播终端从PC端走向移动端,直播开始步入“全民时代”。截至2016年底,国内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网络直播市场规模约为15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网络直播行业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乱象丛生,有一些主播直播飙车、吃灯泡、猎杀野生动物、通过粗俗语言进行情绪宣泄等等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国家相关部门迅速出台监管政策,引导网络直播良性发展。2017年随着政府展开“最严”监管,直播平台网站或将面临一轮洗牌。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互联网直播开始步入“全民时代”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公众是网络直播的参与者也是网络直播的监督者,请你就网络直播的现状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7-06-01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7 . 材料:公益广告《筷子篇>用充满情感的镜头传递出筷子里蕴含的家的味道,《中国年篇》反映出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中国年,世界各地的情感通过春节连在一起。两个广告都传递了中国情感,弘扬了中国文化,感动了国内外亿万观众。

《筷子篇》谱写家的味道。婴儿时,长辈用筷了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了,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了,是一种团圆。每一个人,都有—个关于家的味道,它是—个味觉的习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筷子篇》《中国年篇》的播出为什么能够感动国内外亿万观众。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必须把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

随着城市化推进,一方面,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另一方面,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还有市场,他们过于强调农业效益,忽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

新时代,乡村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材料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是基石。我国各地本着“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开展了乡村有效治理的有益探索。

广东省某把自治重心下移至村民小组,通过设立“村小组议事会”并赋予其决策权、监督权和议事权,激发和创造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浙江省某市独创“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等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讨论、论证和协商,为干部与群众交流提供制度化的平台;

针对人情、关系在乡村治理中对法律的冲击,某县正确定位 “情、理、法”,深入乡村开展法制教育,加强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村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       

充分发挥乡贤的促进作用,许多乡镇组建了乡贤参事会、联谊会,创造了“村支两委十乡贤会”形式,涵养了守望互助、崇德向善文明乡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1)有人认为,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已被作为落后的改造对象。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对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进行批驳。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各地乡村治理所做的探索对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启示。
2018-12-0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9 . 思维聚合多次运用类比、归纳、演绎、抽象、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再综合、评价、论证各种新设想以寻求最优方案。这说明(     
A.聚合思维的过程具有严谨性B.聚合思维的思路具有完整性
C.聚合思维的结论具有可论证性D.聚合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2023-08-01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英国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悲惨景象,同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包括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在内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论证未来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未来社会提出一些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猜测。但是,他们都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

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根据材料,阐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与局限性,分析评价马克思两大发现的伟大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