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的同一性哲理的有(     
①不见高山,不显平川②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④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31更新 | 14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 .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谚语、俗语、成语和优美诗句,它们富含着深深的哲理。下列俗语、成语与其哲理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①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③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④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11-15更新 | 3525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如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等。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引用相关名言警句,比如,“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这说明(     
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②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当代社会仍然焕发着时代价值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培育法治文化提供了精神滋养
④人们的法治意识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和浸润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 . 某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内设有古今中外名人苑、论语书卷夫子园、名言警句文化长廊……最让人难忘的是道路的命名:爱生路、尊师路、弘德路、孝母路……若以此为素材写一篇宣传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
A.深远持久、发扬传统、立足实践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文化融合
C.潜移默化、熏陶情操、道德修养D.博大精深、色彩斑斓、文化竞争
2021-10-17更新 | 24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6届江西南昌八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卷2
5 . 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有(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天不言而四时起,地不语而百物生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对名言名句从思维方法的角度所作的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有决定性的影响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但永远都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C.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D.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相知这种精神的力量可以缩短万里这种物质的距离
2022-08-10更新 | 162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高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
①为学之实,故在践履                           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113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6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8 .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尤其是所引用的古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极具启迪意义。下列经典名言与其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国虽大,好战必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④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 .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篇》),指出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下列古语中与该名言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张拭《论语解序》)
②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道德经》)
③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吕祖谦《东莱博议·葵丘之会》)
④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10-19更新 | 1394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黎川县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国力提升的基础上,电视综艺节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出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大批“现象级”作品。这些节目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欢,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我们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文化的基因一直深藏于我们的血脉之中。一直以来,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为传统文化的回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亨利•福特有句经典名言:如果我问消费者想要什么,他们应该会说要一匹更快的马。福特没有去找更快的马,转而生产了汽车。电视是最普及的传播载体,电视工作者更应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调整单纯迎合观众需求的思维,进一步主动挖掘和引导观众的高层次需求,为满足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助力添薪。

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在引领群众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文艺工作者应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