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谚语、俗语、成语和优美诗句,它们蕴含着深深的哲理。下列俗语、成语与其哲理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①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②刻舟求剑——唯心主义观点
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质是运动的
④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16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谚语、俗语、成语和优美诗句,它们富含着深深的哲理。下列俗语、成语与其哲理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①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③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④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11-15更新 | 3526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有(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天不言而四时起,地不语而百物生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 . 某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内设有古今中外名人苑、论语书卷夫子园、名言警句文化长廊……最让人难忘的是道路的命名:爱生路、尊师路、弘德路、孝母路……若以此为素材写一篇宣传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
A.深远持久、发扬传统、立足实践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文化融合
C.潜移默化、熏陶情操、道德修养D.博大精深、色彩斑斓、文化竞争
2021-10-17更新 | 245次组卷 | 3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常在其讲话、文章和谈话中引用中国古代名言名句。下列名言名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十四个坚持”对应正确的是(     
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坚持依法治国
②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④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23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辽宁名校统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我国的诗词、成语和古语中蕴含丰富的哲理。下列诗句、成语或古语与其所蕴含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问题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如“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等。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③只要抓住有利时机,事物就会产生积极变化   ④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价值。下列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名言古语与“十四个坚持”对应正确的是(       

名言古语

“十四个坚持”

①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②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尤其是所引用的古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极具启迪意义。下列经典名言与其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国虽大,好战必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④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