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我国的经典名句思想丰富,内涵深刻,蕴含的哲理令人深思。下列名言警句所包含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③临渊美鱼,不如退而结网--------重视实践,求真务实
④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4-2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青年的成长成才。在与青年的谈心讲话中,他多次引用古语名言勉励青年。下列习近平所引用的名言隽句与其哲理对应正确的有(       
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实现人生价值
②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初之深——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④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1更新 | 31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某校积极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比赛、传统美德我践行等文化活动,并在校园里设立名言警句文化长廊、古今中外名人介绍走廊等,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持久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2018-03-03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一中、邵东县一中、邵阳市一中、邵阳市二中、武冈县二中、隆回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优生1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某校积极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比赛、传统美德我践行等文化活动,并在校园里设立名言警句文化长廊、古今中外名人介绍走廊等,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持久
③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6 . 下列名言警句体现的哲理,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①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也②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8-03-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不是颂古非今,而是要使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爱国等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今天我们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期更好地承传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中华传统美德正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CCTV强势推出的《少年有担当》节目,每期选取6-8名少年,内容包含谦和好礼、精忠报国、勤俭节约、诚信知报等五期主题,通过体验古代私塾生活、模拟军营训练、参与乡村与城市职业生活等环节,用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凝聚下的传统文化对少年们提出独特的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传统美德真正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少年有担当、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角度,列举两个与之契合的名言名句。
2019-10-21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高考科)
8 . 某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校内设有古今中外名人介绍、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展、名言警句文化长廊等;校园内的道路命名为爱国路、尊师路、成才路、弘德路等。如果让你以此为素材写一篇报道,你认为合适的关键词是
A.精神产品   经济融合   文化竞争
B.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文化融合
C.潜移默化   优秀文化   道德修养
D.深远持久   熏陶情操   文化素质
9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是古代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观点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包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①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24日,堪称人间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港珠澳大桥项目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现在,从香港到珠海的程只需半小时,粤港澳三地已经紧密连接在一起。

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段由33节沉管组成,沉管的安全浮运和沉放是整个工程安全施工的关键。为了协助设计施工单位解决这一问题,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肖忠副教授负责的“波流联合作用下沉管浮运数值仿真计算”科研项目,首次建立了安装船、沉管、缆绳和水体系统的1:1的三维精细有限元仿真模型,为实际工程中的沉管及沉放驳结构上的合理布缆方式和施工工艺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为了使建立的仿真模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工程,课题组赴工程现场对沉管最终的浮运系泊方案进行了现场考察,并针对系泊危险工况进行了数值仿真,为保证沉管结构在浮运及沉放过程中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指导。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是一个国家的奋斗精神。面对防洪、防风、海事、航空限高等各种复杂建设难题,全国各地的建设精英们夙兴夜寐,顺境不骄、逆境不馁,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自豪感,竖起中国桥梁的高峰,再度刷新了世人对中国工程的印象。


(1)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也实现了粤港澳三地更加紧密的连接。请运用有关哲学知识加以说明。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奋斗精神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3)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请列举两个符合共同奋斗的名言或名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