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5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小赵与某公司自愿签订《合作经营合同》。公司聘任小赵为项目经理,每月向其发放工资。小赵遵守公司制度,每天按时打卡。几个月后,小赵在上班途中因交通事故致残,要求给予工伤待遇,遭到公司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赵与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故不应享受工伤待遇
②若合同没有约定仲裁条款,小赵不能申请劳动仲裁
③小赵与公司自愿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有效
④小赵与公司签订合作经营合同,但形成了劳动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小王在汽车4S店相中了一款车型,但没有在现场签订书面购车合同。离开后,小王关注了该店的微信公众号,并与销售人员通过微信聊天的方式继续沟通,最终敲定了汽车价格。销售人员通过微信方式向小王发送了《车辆订购确认书》,小王微信回复同意并支付了2万元定金。之后小王反悔拒绝提车,双方为此诉至法院。对此案认识正确的是(     
①小王的付款行为实质是在履行该合同
②微信聊天内容及《车辆订购确认书》内容是口头形式合同
③小王拒绝提车构成违约,4S店有权不予退还定金
④不是在现场签订合同,该买卖合同不成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小王(15岁)的摄影作品“紫光大桥”在甲杂志公开发表。小王及其父母同意甲杂志社许可第三方使用该作品。经甲杂志社许可,乙杂志转载了该作品。丙公司未经许可,将该作品作为商标用于产品外包装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杂志社与丙公司之间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
②乙杂志转载该作品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
③丙公司侵犯了小王的著作权和甲杂志社的商标权
④小王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以原告身份对丙公司提起诉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等战略,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这蕴含的哲理是(       )
①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比研究矛盾的普遍性更重要       
②要坚持系统优化法,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要坚持矛盾分析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④要坚持统筹全局,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13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5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出现一些错觉。比如,两个处于中心的圆圈,很多人都会觉得第二幅图的中心圆圈会更大一些,但是其实两个中心圆圈是一样的大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意识受一定条件影响会出现歪曲的反映
②错觉是离开了客观存在的错误的意识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并不是无条件的
④错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3更新 | 41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6 . 小刘在一个流动宣传摊位上以13元的价格买了一袋汰渍牌洗衣粉。回到家,小刘端详后才发现,买到手的洗衣粉不是“Tide(汰渍)”牌,而是“Tbe(以白)”牌,错把“b”看成了“d”,小刘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上述卖家的行为(     
①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的原则                           ②构成欺诈,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③是一种商业诋毁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④使用自己的标识,并未构成商标侵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当前不少劳动者被“隐形加班”所困。“隐形加班”往往是非正式和碎片化的,用人单位难以考核评估,也不愿将其纳入加班补贴范畴。2024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人社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的同时,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数字经济下新型工作方式,规范新型报酬支付方式,确立线上加班费认定规则。这表明(       )
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且曲折的
②生产关系要不断调整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社会意识始终紧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8 . 近年来“副业热”不断兴起,搞副业为年轻人提供了体验不同职业的机会,不仅能促进个人成长还可以增加收入。然而,调查显示,7成人在副业中经历过失败,其中近3成有过亏钱甚至被诈骗的经历。对此,一些年轻人还在不断尝试,而另一些人认为与副业相比,深耕主业才是正道。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体验不同职业才能促进个人成长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深耕主业更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是否从事副业需要根据个人条件来决定
④由于知识、能力、立场的不同,人们对副业会有不同看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9 . 9月28日,在2023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亚勤指出,“在无人驾驶的背后最重要的技术驱动力量就是人工智能”。一个智能驾驶系统,不管它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应用软件还是一个人形设备,它都应能实时分析行驶环境和路况并作出判断。可见,人工智能(     
①具有一定程度的能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的体现
③作为新型思维主体,能够作出相应的驾驶决策
④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10 . 李某陆续出借700万元给陈某某用于发放高利贷,每月从陈某某处获取4%或5%的利息。自借款时起,陈某某先后向李某支付了利息共计233万元。后来,陈某某未再支付利息,亦未归还本金。后李某起诉至法院,请求判决陈某某归还借款700万元并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支付利息。(注: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①陈某某的行为违约,应当向李某支付一定的违约金
②法院应判处李某胜诉,并同意李某的还本付息请求
③陈某放贷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该借款行为无效
④陈某某需按照央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支付全部借款利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