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在改革中彰显制度优势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这奇迹的创造,离不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请在编号处选填相应的选项(请将答案按照题号填涂在选择题部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历史的重要关头,中国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A.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B.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C.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D.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2.小王同学准备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A.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横幅
B.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中国加入WTO"的新闻纪录片
C.近景:村民老刘听说“乡村建设行动”即将启动,笑得合不上嘴
D.特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
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革命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
4.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推动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以下观点不符合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的是(     
A.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B.中国从贫穷落后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D.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
5.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看这个国家面临什么样的历史课题,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任务。这句话启示我们(     
A.一国的发展道路要立足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
B.一国发展道路的错误必将导致国家性质的改变
C.一国面临的历史课题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发展道路
D.一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这个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
6.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风景这边独好”。我们自信“风景这边独好”的理由是(     
A.找到了适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了道路自信
B.形成了指导党和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理论,树立了文化自信
C.在党的领导下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高度的理论自信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7.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8.某学校高一年级举办“坚定自信,实现中国梦”主题团队会,并且组织师生到当地的党史馆展厅参观。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这样一组资料:毛泽东——开国大典上的讲话;邓小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习近平——描绘绿色中国梦,与人民共守“绿水青山”。这组资料反映的主题是(     
A.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D.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在疫情面前,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事,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抗疫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②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
④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决定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2 . 在发展中传承真理力量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破解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事业顺利发展。

1.关于国家的产生,下列选项传导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2.1824年,欧文在英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3.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A.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开启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漫长历程
C.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
D.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4.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风范的当代体现。下列用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对应一致的是(     
①穷则变,变则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②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③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各个社会形态的变化,不论是从奴隶社会发展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其根本的原因是(     
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必然结果B.阶级矛盾不能被调和的必然结果
C.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的发展D.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6.以下两段关于改革的论述,共同之处在于(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

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习近平

A.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
B.走得通、走得好的路一定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C.马克思没有讲过的新事业都是没有现成经验可学的
D.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7.从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再到党的十九大,基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把握,紧扣人民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三次转化。这(     

①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发生了变化
②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
③是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方位作出的正确判断
④表明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对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断深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②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必然联系
③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中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③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构想
④提出了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问题的具体答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复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说明(     
A.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水平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024-02-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3 . 强信心开新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全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治理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如果没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如果没有全党全国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什么事也办不成。

1.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_________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是(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多选)在我国,几乎每一项重大政策的决定和实施,大体都要经过“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各民主党派充分协商——政协广泛征求意见+人大表决通过——政府贯彻实施”的程序。这一决策过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A.坚持民主执政,代表着各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坚持依法执政,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D.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
4.(多选)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B.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C.党中央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D.中国共产党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5.(多选)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大兴调查研究是基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能直接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C.调查研究可把握事物的规律,为完成使命任务提供行动依据
D.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坚持实践第一
6.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     
A.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B.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C.是新时代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
7.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在奋斗过程中,总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和历史任务,确定有针对性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这段话体现的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C.物质决定意识
8.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要求。
2023-10-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387次组卷 | 28卷引用:上海市某重点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5 . (多选)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这说明(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遍性体现并包含着世界文化的特殊性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认识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问题提供借鉴
C.开放包容能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更多营养
D.文明互鉴符合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2024-05-2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6 . (多选)春节热映的电影《热辣滚烫》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以“爱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的精神特质打动了观众,引发了强烈的共鸣。由此可见,该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       
A.体现时代特征,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B.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传播了正能量
C.作品的感染力强,技术手段和方式先进
D.话题很新颖,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2024-05-2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7 . 伟大事业接续奋斗

一切伟大的历史都是在继往开来中书写,一切伟大的事业都是在接续奋斗中结晶。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和社会主义革命,从此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发芽,不断发展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中国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认清中国的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关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最准确的说法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落后的工业国C.落后的农业国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回顾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黑暗境地。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对象不同
4.百年汽笛声声催,回想昨日光荣行。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们沿沪杭铁路到达嘉兴火车站,登上南湖红船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中共一大会议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党的诞生让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人民开始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③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④中国共产党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迅速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贫困落后的社会面貌
②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使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此有了主心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7.中学生小朱为了参加建党百年党史竞赛,整理了下列六个重要事件。从时间顺序来讲,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改革开放;
④新中国的建立;
⑤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8.某校开展“青少年学党史”课本剧展演活动,他们想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奋斗历程,该表演队的党史故事可能是关于(     
A.武汉抗疫时的逆行者和抗疫精神B.时代楷模张桂梅和脱贫攻坚精神
C.长征时“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D.改革开放故事和改革开放精神
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中的“一化”是指实现(     
A.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化B.工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
10.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A.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D.实现“一化三改”
11.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二大
12.某档案馆有一份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农民收入的抽样调查统计表,观察下表,你认为1978年—1982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78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
收入(元)133160191223270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1)请匹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与回答的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基本问题
①邓小平理论A.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观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023-11-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二字深深融入党的血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永不熄灭的精神基因,是立党立国的永恒基石。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表明(     
A.工人阶级领导是我国的国体B.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C.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D.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______________
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丰富并发展了新时代“人民”的内涵,充分满足和努力实现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科学执政、依法执政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解放思想、与时俱进D.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4.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连线。(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空2分,共8分)
①党的宗旨A.人民立场
②党的根本立场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党的执政理念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党的发展思想D.人民为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     
A.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真抓实干,积极转变作风
B.坚持执政为民的政党本色,自觉加强组织和作风建设
C.积极把握发展新方位,在新时代要有大担当和新作为
D.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中心工作
6.(多选)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全面从严治党B.全面依法治国C.全面深化改革D.伟大自我革命

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7.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
9.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10.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
11.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
2024-04-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不忘百年路   奋发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金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国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1.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_____________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A.封建B.全殖民地全封建C.半殖民地半封建D.资本主义
2.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这里的“成功”道出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历史任务,这一历史任务是(       
A.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B.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仍然有着深刻启示。要选用一句古语来阐述党的性质和宗旨,最合适的是(       
A.凡益之道,与时偕行B.治大国若烹小鲜
C.道私者乱,道法者治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这体现的我们党的理论品格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6.回顾改革开放45年来的光辉历程,最突出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党坚持以解决人民问题为导向,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       
A.人民立场B.改革立场C.开放立场D.发展立场
7.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       
A.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消除贫困、共同富裕
8.多年来,某市城中区南滩街道南山西社区的党员利用周末、工作之余,“进百家门、摸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了解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宣传民族政策和党的惠民政策,拉近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使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成为社区工作主旋律。材料中,社区的党员发挥了(       
A.领导作用B.带头作用C.桥梁作用D.骨干作用
9.(多选)如果请你参与以“新中国成立”为主题的纪录片摄制,描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你摄制的内容应包括(       
A.南湖红船开天辟地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改革开放关键一招D.脱贫攻坚全面小康
10.(多选)改革开放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奇迹”。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以下对改革开放创造的“中国奇迹”认识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B.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C.改革开放促进了各国经济同步增长D.改革开放深刻影响了中国和世界
11.“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70多次。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________谋幸福,为_________谋复兴。
12.一百年来,党和人民百年奋斗,取得了伟大成就。
时期伟大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请从上述表格的四个时期中任选一个时期,列举那个时期的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并说说他(她)身上体现怎样的优秀品质与伟大建党精神相贯通?
13.小陈同学参与“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自制了一张表格,请帮他一起完成对应内容。【填入字母序号】
中国共产党的会议对应事件独创性成果
1945年七大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1997年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围绕_______根本问题
2002年十六大二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和_______
2007年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2017年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_______相结合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在《人生论·论真理》中说:“要追求真理,要认识真理,更要信赖真理,这是人性中最高尚的美德。”培根持此观点的理由是(     
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追求真理是青年的毕生使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