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10 道试题
1 . 甲乙两地相互毗邻,丙丁两地相互毗邻。同一时期,四地的经济发展调查数据如图所示:

注:互补产业是指不同地区之间产业要素的相互补偿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对图中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
①与丙丁相比,甲乙两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更高
②丙地的平均菜价较低,说明丙地在蔬菜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③标准不一、流通不畅、市场分割等因素,可以解释丙丁的情况
④与甲乙相比,丙丁平均菜价和平均工资、产业数量关联性更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数说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全球登顶,新能源车销量占四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独特作用,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40项。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税限额免征,对海南自贸港企业减税降费,由此引起市场的供需变化,如下图所示。

注:①是指曲线S1到S2的移动;②是指点E1到E2的变动;③是指曲线D1到D2的移动;④是指,点M1到M2的变动。
图中,正确反映两种产品政策效应的是(     
A.新能源汽车:①→②:海南自贸港产品:③→④
B.新能源汽车:③→④;海南自贸港产品:①→②
C.新能源汽车:④→③:海南自贸港产品:②→①
D.新能源汽车:②→①;海南自贸港产品:④→③
3 . 中期借贷便利(MLF),是指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发放方式为质押方式,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是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右图是央行7—10月份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余额。由图可以推断(     

①MLF余额增长降低了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的成本
②MLF余额增长能够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③MLF余额增长能够提振市场信心,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④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快造成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率提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3-13更新 | 45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始于1964年,到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的20多年老年人口比重增速明显加快,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用法律保障老年人权益,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题中之义。迄今,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以宪法为统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构成的较为完备的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国家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部分法条
条目内容
第一条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四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者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1)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我国在保障老年人权益方面的作为的特点。

材料二   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政策安排的重要关注点。

时间党和国家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安排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2023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注: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2)简析材料二所述政策安排对促进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的意义。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做好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表明(     
①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中国也给马克思主义理论落地提供广阔的空间
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始结合,并且正从理论走向实践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超越真理的过程
④马克思主义变成人民群众真正能理解的理论,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班开展了以《社会主义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研讨会,下面是部分同学发表的观点:

同学甲: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但空想社会主义存在以下历史局限性:仅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而不是从历史规律出发去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和建立新社会的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

同学乙: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同学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说明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克服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局限性的?
(2)结合同学丙的观点和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科学社会主义在 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要看清其历史源头和文化根基。深受中华文明滋养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文明基因上就具有整体观念、奉献精神、包容思维、和平底色等明显特征和深厚底蕴,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走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是“串联式”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中国没有沿着这一过程亦步亦趋,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和基本国情,走过了“并联式”过程,通过叠加发展,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长久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现代化话语霸权,将现代化同西方、西方文化、资本主义等固定身份标签画等号,给其他所谓“异类国家”在思想意识层面戴上了现代化的“紧箍咒”。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开辟了非西方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的新路,对尚被挡在现代化门外的广大国家产生多重示范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走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青年人有担当”为主题发表演讲,请拟一份发言提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一天,小明和小红相约去一家新开的自助餐厅吃饭。小明看到小红拿了许多食物,就告诫她说:“到时候要吃完啊。”离开餐厅的时候,小红的食盘里还有许多食物,小明就对她说:“你吃完了吗?”小红说:“我已经吃完了,咱们走吧。”在这里,小红(     
①思维表达不明确
②思维出现了前后矛盾
③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④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4更新 | 147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重庆专版)02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本届高峰论坛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高峰论坛的举办将向世界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将是一个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展现中国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全面成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

10年来,中国与五大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第一个10年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已结出累累硕果。十载栉风沐雨,十载春华秋实。从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到启动大批务实合作、造福民本的项目……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共建国家的互利共赢,开创了共同发展的新前景。

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共建“一带一路”将会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繁荣之窗、幸福之窗。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共享机遇,共克时艰,共创未来,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


(1)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规划图转化成实景图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有关“中国的外交”的知识,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怎样凸显其全球感召力和公信力的。
10 . 学界以前对黍稷这一古老作物的起源地一直存在争论。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对全球516份黍稷核心种质资源群体结构进行解析,构建了首个黍稷泛基因组和迄今最为全面的高质量基因组变异图谱,首次从分子层面证明黍稷单独起源于中国。但科学家目前对黍稷品种资源的起源、群体遗传结构等基础问题尚不清晰,无法开展育种工作。上述材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主客观因素而产生差异
②人们的感性认识必须发展、深化到理性认识
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和不完善的
④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是人类永恒的使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30更新 | 664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