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实现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①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确立自身的执政地位
②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突出组织建设的重要地位
③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
④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伟大工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1-08更新 | 260次组卷 | 53卷引用:第2讲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知识点+习题
2 .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法律之前为党员划定纪律底线,确保“党纪严于国法”。它的颁布和实行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②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领导立法、带头守法
③党员违反党的纪律必然要受到国家法律制裁
④永葆党员先进性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3-07-09更新 | 27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6讲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知识点+习题
3 .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这在党和家发展程中意义十分重大,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再奋斗十五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随着社会基本矛盾变化的新要求,我国作出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④要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为总结和展示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中央组织拍摄了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该片全景式反映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旨在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③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④要直面法治建设的突出问题,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5 . 《管子牧民》提出:“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政之废,在逆民心。”《尚书大禹》提出:“德惟善政 ,政在养民。”这些观点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启示是(       )
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坚持依法执政
④把树立党的权威作为工作的立足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21更新 | 97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3讲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知识点+习题
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     
①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已经改变
②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已经改变
④我国应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2-12-21更新 | 100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1讲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知识点+习题
7 .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448.8万名党员,再到2018年底的90594万名党员,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始终保持旺盛生机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B.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C.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D.把人民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2-11-30更新 | 336次组卷 | 55卷引用:第4讲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知识点+习题
8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作出明确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取得了显著成就。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必须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躺平”、“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2-02-18更新 | 1526次组卷 | 11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文科政治综合测试题
10 . 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历程中,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同时,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各国也是重要机遇。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这表明(     
①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②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梦
③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博弈
④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