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58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的是我国1952-1957年期间部分经济数据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       )
时间
项目
1952年1957年
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占比21.30%92.30%
国内生产总值679.1亿元

10714亿元

①社会主义改造顺利推进
②我国的过渡时期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彻底改造
③我国生产力有了比较快速的发展
④我国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为纪念改革开放46周年,某校开展“改革开放的历程与经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下列最适合入选的佐证素材是(       )
A.从边陲渔村到国际都市——蓬勃发展的深圳经济特区
B.“春天的故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全面展开
C.从“富起来”到“站起来”——拥抱世界的经贸共赢
D.“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3 .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该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获得世界认同
②着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③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壮大主流思想
④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5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夏日“多巴胺”后,秋冬“美拉德”又火了。其实,我们老祖宗观四季天地万物之变化,用独特的浪漫视角记录属于我们的时尚色彩:被时节催熟、太阳晒黄的“落栗”;天渐寒,万物皆“迎霜”;荷叶落霜的“缃叶”;月光下呈泛红光的“柘黄”;日光照耀的“黄河琉璃”;阳光浸润的“郁金裙”……这些中国传统色(       
①借助中华文化之美展现出不同传统色的独特魅力
②其配色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来源于客观世界,承载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时代的传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古人认为,天下治乱,系乎风俗人心。这对我们新时代涵养廉洁文化的启示有(       
①要重视和发挥社会风俗对廉洁政治生态形成的潜移默化作用
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对党忠诚、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④整合廉洁文化资源,拓展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1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深刻阐明每个历史时期党的主要任务。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从封建专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飞跃
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2024-03-10更新 | 145次组卷 | 29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题
7 . 2023年10月26日11时13分59秒,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见证着中国载人飞船邀游太空整整20个春秋。它对接于核心舱前向端口,“天宫”空间站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为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创造更多条件,加快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进程,推动着人类不断地追逐太空之梦。可见(       
①航天科学实验是推动太空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
③航天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
④航天研究新成果是检验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6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5周年,纪念马克思是对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这是基于(       
①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推动实践发展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历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③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否定自己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4-02-28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三方发表《北京申明》。断交达七年之久的沙伊关系迅速回暖。长期以来,对抗思维、零和博弈等构成中东地区根深蒂固的战略文化,严重制约了地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极力斡旋,构建朋友圈,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最终促成两国达成和解。这说明(       
①合则两利,厘清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顺势而为,可以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民心所向,契合中东人民根本利益
④合作共赢,决定中东地区稳定与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0 . “鸿雁来,玄鸟归”。白露之后,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候鸟集体迁徙。鸿雁开始从北方飞到南方,而南方的玄鸟也飞归北方。古人根据观察大雁等候鸟迁徙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由此可见(       
①候鸟根据气候变化的集体迁徙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不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
③人能借观察雁来与秋到之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
④把握鸿雁来与人活动的联系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