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自己辛苦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摘自《雷锋日记》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新时代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     )
①要发挥意识的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推动学雷锋活动不断创新
②可以激发广大青年努力奉献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④要把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北京西城·二模

2 . 材料一   《行政诉讼法》(2017年修订)中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五条第四款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

材料二   2017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25条正式确立了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并修改“国有资产保护”为“国有财产保护”。

材料三   上述修订带来三个主要变化:拓展了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使国有财产受到更为全面的保护;对行政机关的国有财产保护履职行为的评定。

国有财产按照用途主要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前者是以保值增值为主要目的,后者则主要投资于行政、国防、公益事业等。

结合材料,运用法治相关知识,分析行政公益诉讼是如何保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的。
2023·北京房山·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鲍西亚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她的父亲在临终前立下遗嘱,要求“猜匣为婚”:三个匣子中只有一个匣子里装着鲍西亚的照片,金匣子上刻着“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着“肖像在金匣子中”,铅匣子上刻着“肖像不在此匣中”,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为真,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①根据矛盾律,金匣子上的“肖像不在此匣中”与银匣子上的“肖像在金匣子中”必有一真

②根据排中律,金匣子上的“肖像不在此匣中”与银匣子上的“肖像在金匣子中”必有一真

③铅匣子上刻着“肖像不在此匣中”为真

④铅匣子上刻着“肖像不在此匣中”为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11更新 | 592次组卷 | 19卷引用:专题04 逻辑与思维
2023·北京顺义·二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骨文“新”活法。


   

“小殷”,一片来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从昔日“惊天下”到如今融入现代人生活。甲骨文已不单单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神秘文字,而是出现在了各类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拉近了人们和甲骨文之间的距离。很多甲骨文书法展、艺术展在国外举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谈谈你对甲骨文“新”活法的理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大学毕业生张某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该公司要求张某三年内不能结婚,并写入合同,入职一年后张某结婚了,该公司以张某违反合同为由提出解约,遭到张某的拒绝,于是双方产生劳动纠纷。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张某自愿签订合同,违背合同内容应被解约

②合同内容违法,公司不能以此为理由提出解约

③张某可直接到法院进行起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此类劳动纠纷需先进行劳动仲裁,不可直接起诉至法院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3-07-15更新 | 505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3 法律与生活

6 .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战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保持战略定力”“新的战略机遇”“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正是战略上的前瞻性思考,使我国在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时能应对自如。

我国的一系列重要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
◆……
我国发展的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
◆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
◆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以材料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为例,综合运用所学,分析上述战略性有利条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读数看优势】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全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7万元。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500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概括我国的市场优势,并分析这些优势如何推动国内大循环。

【开放促循环】2022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增长19.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8.0%;对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5.3%;专利授权量比上年增长2.0%。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成立以来,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北京对外经济发展:

便利贸易投资简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流程;实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模式,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驱动科技创新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购买和租赁住房、医疗保障、出入境等提供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从事专业服务;财政对入驻园区的高新技术等优质企业分档给予奖励;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上述措施如何助力国际循环。
2023-07-05更新 | 762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2年、2023年)北京卷政治真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是指北端为北京鼓楼、钟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千米,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历史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

为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调研活动】
◇查看皇史宬文物展示陈列和腾退修缮、钟鼓楼展览陈列、钟鼓楼周边环境整治、万宁桥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等情况,随行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
◇赴正阳门、前门大街和永定门,视察《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听取市文物局、市文旅局、东城区和西城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汇报。
【代表之声】
代表1:建议注重文物的活化利用,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代表2:中轴线申遗工作复杂、难度大,建议注意协调好遗产保护中公共利益和周边居民个人利益的关系。
代表3:希望继续加强对中轴线申遗的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方式让群众了解中轴、体验中轴、热爱中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1)结合材料,分析市人大在中轴线申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从法治角度谈谈如何协调好文化遗产保护中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为体验中轴线的可及之美,某学校设计了一系列研学线路,其中“中轴线古树之旅”考察了分布在故宫、景山等10处区域的古树名木,既能亲近自然又能感受历史,获得了全校好评。

一位学生也希望设计一条“好评”线路,于是对照“中轴线古树之旅”规划了一条“中轴线骑行之旅”,从永定门出发,骑车一路向北,途经正阳门、故宫、景山、万宁桥、钟楼。指导老师建议,应将交通的便捷性和沿途的安全风险考虑在内,才能有效提升体验感。


(3)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识别材料中学生所运用的推理类型,并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该推理类型的思维功能。
2023-07-05更新 | 7166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年、2023年)北京卷政治真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9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北京扎燕风筝以燕子为造型,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燕子家族——肥燕、瘦燕、比翼燕、半瘦燕、小燕、雏燕,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许多人致力于扎燕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中王某独创的雏燕风筝广受欢迎。

◇在学校的劳动课上,有老师使用王某的作品讲解风筝的画法和扎法,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每个同学都制作了自己的“雏燕”。

◇一直致力于推广扎燕风筝文化的张某购买了王某最新版雏燕风筝,将其拆解后又重新组装,并将这一过程拍成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吸引了很多人加入到扎燕风筝的创作中来。但有人指出,这样将别人独创的风等公开讲解,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法律规定著作权并对其加以限制的意义。
2023-07-05更新 | 772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2年、2023年)北京卷政治真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诗歌,是诗题和诗句的统一体,“先赋诗”和“先立题”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路径。有些诗歌是即兴而作,诗人有感而发,赋诗之后再为其立一标题,有的诗歌则是因题而起,诗人先定立诗题,然后围绕题目构思诗歌的格律和内容,无论是“先赋诗而后立题”,抑或“先立题而后赋诗”,最终都指向诗题与诗句的契合。

从哲学角度,分析“赋诗”和“立题”的关联。
2023-07-05更新 | 6617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2年、2023年)北京卷政治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