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的同一性哲理的有(     
①不见高山,不显平川②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④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31更新 | 14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山东专用)必修4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精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坚持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时空和作用上的差异,但在内容领域、观点见解、思维方式等方面又有诸多通达相融之处。毛泽东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传统“民为邦本”思想进行改造,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著名论断;将《汉书》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实证与考据方法进行创新转化,赋予“实事求是”以新的内涵,用以揭示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与理论论述中,巧用中华文化名言名句,激活其内蕴的合理因素,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如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等。这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嫁接联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呈现出愈加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以唯物辩证法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出应有的当代气韵与时代风采。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第二个结合”对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2)“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至上性和优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强调“实践”的古语,请你列举两句。
3 .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最终胜利,他们首先必须自己努力:他们应该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尽快采取自己独立政党的立场,一时一刻也不能因为听信民主派小资产者的花言巧语而动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组织的信念。”下列名言警句和党要“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相一致的是(     
①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孟子
②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王维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1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江苏卷变式训练政治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新编历史晋剧《日昇昌票号》里有这样的情节:当饥寒交迫的魏老太拿着被水浸过的汇票来兑银子,伙计难辨数额怎幺办?日昇昌票号大掌柜雷履泰贵人详查账目底簿,当机立断,兑!当伙计忽略差价少给客商兑了七两八钱银子怎么办?雷履泰斩钉截铁,补齐!正是靠着这种诚信精神,日昇昌票号实现了分号遍布全国几十个城市、商埠重镇,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商业史,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商业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其间蕴含的经营哲学、文化理念对后世影响至深。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金融的快速发展有力支待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但目前金融领域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极个别金融圈存在“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西方看齐论”“例外论”等思想,这些思想和言论对部分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观念、价值观念造成偏差和混乱,影响着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不仅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也要促进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201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彰显了现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生动实践,让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有了更宏阔的历史纵深。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极个别金融圈存在的思想加以批驳。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阐述坚持“第二个结合”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的意义。
(3)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请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五个要求中任选一个,写出与之关联的两则名言警句。
5 . 下列名言警句和漫画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②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③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④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23更新 | 40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广东卷变式训练哲学与文化篇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文化 中国思想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说,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遥古城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绍兴的浙东运河文化园时指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要好好挖掘大运河文化,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阐述新时代应如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深入调查研究 求解科学决策】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现实中,真实的情况往往被表象掩盖、受距离阻隔,只有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发现问题所在;也只有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把握问题实质和矛盾规律,才能“求解”出科学决策。调查是全面、客观、准确掌握情况的过程,并不自然产生科学观点、得出正确结论;研究捋得顺、析得透,就能把客观规律把握得更准确、认识得更深刻。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知识,阐述“调查并不自然产生科学观点”的道理。
(3)从内外因两个角度,各写一条宣传标语(或名言警句),营造重视“崇德修身”的良好氛围。
2024-03-28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10 文化传承与创新
7 . 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中,两者蕴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8 . 下列名言警句能够体现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③古今异俗,新故异备——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9 . 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如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等。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引用相关名言警句,比如,“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这说明(     
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②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当代社会仍然焕发着时代价值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培育法治文化提供了精神滋养
④人们的法治意识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和浸润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 . 某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内设有古今中外名人苑、论语书卷夫子园、名言警句文化长廊……最让人难忘的是道路的命名:爱生路、尊师路、弘德路、孝母路……若以此为素材写一篇宣传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
A.深远持久、发扬传统、立足实践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文化融合
C.潜移默化、熏陶情操、道德修养D.博大精深、色彩斑斓、文化竞争
2021-10-17更新 | 24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8-2019学年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3 专题01 文化与生活 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