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提速发展势头强劲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技术,日益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量。广东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围绕算法、算力、数据等要素加速布局,在产业规模、区域发展、技术创新等方面不断发展,已初步形成“软硬件开发+核心技术研发+行业领域智能化”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未来,广东将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成为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高地。

人工智能大模型与传统文化的创新

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修复,使得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利用。对于文博机构从业者来说,大模型的发展将促进数字化转型和文化创意的创新。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也会改变传统文博发挥收藏、展览和教育功能的方式,需要从业者具备相关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人工智能大模型不仅可以为文化内容创作者带来灵感,其不断的发展也将提供更多的创作工具和方式。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挑战,因为大模型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创作者的作品缺乏独特性和原创性,需要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创作者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1)有人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智能化,对于人类社会有影响。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人工智能大模型给传统文化的创新的意义。
(3)对于人工智能发展与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高中生的你,谈谈你的想法。要求:请运用两种创新思维方法,思维方法和具体做法相对应。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面向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

材料一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制定“三步走”战略规划: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的、有层级的整体,由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等八大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十万人为其服务。西安的发动机、天津的太阳能电池、上海的推进剂……只要总指挥部一声令下,各部件前一天还在各自的工厂里,第二天就能“飞”到北京的总装车间。

2022年12月,我国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用了整整30年,在浩瀚宇宙中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全面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而接下来的载人登月探测工程将稳步推进,世界将会看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

材料二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追梦者,汇聚起每个人的涓滴梦想,以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和无穷智慧,把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送上苍穹,成为“太空中最闪亮的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继承航天先辈的光荣传统,以青春之我融入时代大我,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绽放绚丽之花。


(1)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分析中国航天梦的实践过程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不负青春·筑梦中华”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深刻影响了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对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对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属性、制度特征,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深刻阐发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差异及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人类文明创造中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谈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5条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原则”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2-18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近年来,视听传媒艺术领域在“提炼”中华文明的“标识”和“精髓”方面不断着力,取得明显成效。

材料一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表现突出。当前正热播热议的《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中国国宝大会》第二季、《诗画中国》《一馔千年》等文化类节目,呈现“提炼”智慧、精进方法理念。文化类节目的“提炼”流程和智慧,可以归纳为三个步骤。第一是精华萃取。在相当数量的“爆款”作品中,创作者规避了一味追求“原汁原味”“完整再现”传统文化和艺术、却易显得“陈旧冗长”的刻板做法,而是以智慧的方式将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精华进行“点状”萃取。第二是当代适配。被萃取的“点状”传统文化和艺术精髓,继续通过故事化叙事、视听化奇观、情感化激发,实现符合当代人认知习惯、行为方式、审美要求、价值标准的“转换”。第三是召唤参与。青年人通过弹幕、留言、评论、打分、点赞、转发以及二次剪辑、混合剪辑、发表分析帖等方式,对节目内容进行深入讨论,甚至以此激发创作欲望,形成自创的高品质视听、图文作品。由此,通过萃取、适配和召唤的三个阶段、三种方式,当代视听传媒艺术创作者、传播者逐渐完善着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提炼”智慧,更不断探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传承密码。

材料二   “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走过来,随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道路的建立,随着我们在实践中真正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文化自信随之而来。”2022年10月17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际上,这番话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源。


(1)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分析视听传媒艺术领域是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这些文化类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双向奔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02-10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