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6 道试题

1 .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发展。

材料一   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以下是倡议内容摘录。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带来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

为此,我们倡议:

……

——发展人工智能应坚持“智能向善”的宗旨,遵守适用的国际法,符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极端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恶用滥用。各国尤其是大国对在军事领域研发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应该采取慎重负责的态度。差异性基础上,推动多利益攸关方积极参与,在国际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形成广泛共识。

……

——推动建立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实施敏捷治理,分类分级管理,快速有效响应。研发主体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可解释性和可预测性,提升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人工智能始终处于人类控制之下,打造可审核、可监督、可追溯、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

——坚持广泛参与、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原则,密切跟踪技术发展形势,开展风险评估和政策沟通,分享最佳操作实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话与合作,在充分尊重各国政策和实践

(1)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这一倡议所蕴含的科学思维。
(2)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材料二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指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近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式应用,引发了人们对其安全性、可靠性的广泛关注。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要多方面设置“安全阀门”,推动其健康发展。

(3)结合材料,运用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2024-05-22更新 | 51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 . H省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法治、共治、自治、数治“四治联动”,不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该省在全国首批出台《H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并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建立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强化共治联动;出台激励政策,培育典型示范,引导企业、园区、行业协会等形成高度的自觉,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自治;推进“智慧人社”“人社超市”“人社码上通”一体网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医保部门成立联合运维中心,打通数据壁垒,强化“数治”赋能。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四治联动”如何推动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2)某校同学正在草拟共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议书,请你运用相关知识,针对不同主体各提一条建议,并说明其理论依据。
建议书(草稿)
和谐劳动关系事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以平台用工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挑战。传统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难以完全适用于新型用工模式;企业拖欠薪酬、非经协商延长劳动时间等问题变得更加隐蔽;就业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劳动者自身技能和素质不适应岗位需求变化……为共建和谐劳动关系,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三: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
3 .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在重要历史节点,高度重视并适时开展对全党的纪律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紧抓纪律建设,三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断完善政治纪律规矩。用好这把“戒尺”(     
①要严守群众纪律,密切党同群众血肉联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升全党的凝聚力战斗力
③旨在通过依法执政更好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④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贯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一些国家奉行实力至上的逻辑,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大行其道,发展鸿沟加剧,安全赤字加重,结盟对抗、封闭排他的做法与多极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随着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现行国际秩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一面更加凸显。

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中国的回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阐述中国答案所体现的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思路。

5 . 雷锋,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平凡岗位上的辉煌人生篇章,树起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传承发扬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深刻记忆,它根植于人们的内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并于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会员搭建信息中介、资源共享平台,将付费会员称为“雷锋会员”,将自己注册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命名为“雷锋哥”。同时,该公司以“雷锋社群”名义多次举办“创业广交会”等商业活动。对此,当地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最终,法院依据相关法律判决该公司停止使用雷锋同志姓名的行为,并责令其向社会公众发表赔礼道歉的声明。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在对英雄烈士全面保护、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方面法律的重要作用。
2024-05-20更新 | 40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6 . 中国传统美学历来主张寓神于形,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京剧艺术把形神兼备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是通过程式化的表演来表现生活的,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是生活动作的艺术化、舞蹈化,例如开门、关门、整冠、理髯、上马、登舟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

用程式表现剧情、塑造人物,有明显的优越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是程式又会反过来限制反映生活的能力,只有不断地突破,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造,京剧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剧照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应如何在“程式化”的基础上不断突破,使京剧永保旺盛的生命力。
2024-05-20更新 | 4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类辅料,用现代化标准集中生产,经过分切、搅拌、腌制、成型、调味等环节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2023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某市进行了纵深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索,不断优化产业链,构筑预制菜产业发展“新引擎”。

稳定供应链。以国际顶级原料质量为标准,依托一批“国字号”“省字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式”标准化种植基地和智慧化养殖基地。

延伸加工链。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支持食品中央厨房、食品主食生产能力提升等一批预制菜项目建设,鼓励食品企业积极开发高附加值特色精深加工产品和预制菜产品。

提升价值链。鼓励龙头企业扩大品牌优势,推出中式糕点、西式烘焙、火锅食材、成品特色菜等预制菜品类;依托京东、阿里巴巴等平台优势,打造一批网红爆款预制菜品,同时进军国际市场。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该市是如何通过优化产业链纵深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2024-05-20更新 | 48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三闾刺绣”兴起于汉代,已有两千多年民间传承历史。近年来,湖北省秭归县将“三闾刺绣”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设立“绣娘工作室”、开展刺绣技能培训、扶持龙头刺绣企业等措施,在“活化”非遗传承的同时,帮助村民通过自己的巧手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绣”出富裕新生活。材料表明(     
①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②非遗传承需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③“活化”非遗传承需要拥抱市场的热情       
④实现就业增收就能推动非遗传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7更新 | 21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9 . 某班政治课学习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引领英国登上世界霸主;创新助推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弯道超车”;创新成就美国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经济强国地位;所以,①每一次大国崛起都与创新紧密相关,创新是大国迈向强国的“压舱石”。

(1)材料中①结论的得出,是基于哪一种推理类型,并说明提高该推理可靠程度的方法。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分离后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过程。

材料二   落实“双碳”目标,除了转变能源获取方式,以及采取植树造林提高固碳能力等常规手段外,还可以利用一项被称为“碳中和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的技术——碳封存。近年来,我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迅速,中国的“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从新战略到新格局,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中国海油在恩平15-1油田开展地质油藏、钻完井、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攻克了海上操作空间受限、海洋高湿高盐环境、高难度浅层大位移水平井等一系列难题,实现海底碳封存的多项技术自主创新。2023年6月,恩平15-1油田实施了首例海洋碳封存项目,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开拓了我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新产业新业态,奠定了未来“岸碳入海”的技术支撑和现实条件,为全国提供了快速降碳的可行方案。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通过碳封存技术落实“双碳”目标是如何体现创新思维的。
2024-05-17更新 | 4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10 . 一年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职权,以高质量立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胸怀“国之大者”
             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强化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护航高质量发展
             新修订的公司法,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职工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制定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反间谍法,扩大高水平开放,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不负人民期盼
             增设1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进一步畅通基层和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直通车”,不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制定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做出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让法律载满“看得见绿水青山”的民意。
             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慈善法……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法治化。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人大是如何以高质量立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法治保障的。

甲、乙为某小区同一栋同一单元房主,甲住一楼,乙住二楼,房屋位于某旅游区,冬季均闲置。2021年1月17日,物业巡逻时发现甲、乙门口均有积水,遂与甲乙双方取得联系,三方均到场的情况下打开房门,发现系乙方阳台自来水管冻裂漏水,已渗透甲方屋顶,流入屋内,造成吊顶、墙面、地板等物品浸水污损,甲方遂要求乙方赔偿损失20万。

诉至法院后,双方选定鉴定机构,对甲方的房屋因漏水给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鉴定,鉴定结果为7714元。鉴定结论出来后,法院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乙方自愿赔偿甲方各项损失25000元,含鉴定费及诉讼费,双方握手言和。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评析。
2024-05-17更新 | 51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