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33 道试题
1 . 近日,一段“硬卧下铺挂帘子不让坐”的短视频引发热议。火车卧铺车厢里,一位阿姨对着在下铺挂帘子的年轻人进行拍摄,并称不让一位70岁的老人坐下,呼吁网友“评评理”。中国铁路客服对此回应称,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围挡。下列对该事件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该阿姨的拍摄行为侵犯了下铺年轻人的肖像权与名誉权
B.不让渡下铺使用权的行为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的原则
C.权力行使需注意界限,上铺乘客若需共享下铺空间理应获得许可
D.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2 . 去餐馆吃饭时,在指定平台签到、打卡、发好评,就可以获赠一份小菜或甜品;网购或点外卖时,包装里常夹着“好评返现”卡片,按照指引给好评就能拿到几元红包;在指定平台发布探店好评,就能置换一顿“霸王餐”……从餐饮、网购到住宿、休闲,“好评返现”已悄然走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商家“好评返现”(       
A.属于正当竞争,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B.旨在让利促销,是正当的产品推广手段
C.属于混淆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D.涉嫌虚假宣传,侵害其他消费者知情权
3 . 2024年3月28日,一女子发布视频称,她租住了某处自建房,退租时房东拿着灯一点一点检查,原本1200元的房租,最后列出1万余元的赔偿清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租客对房屋拥有租赁权,应承担房屋的损坏责任
B.租房合同基于双方意愿,对租赁双方均有约束力
C.发生租房纠纷租客可直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
D.房东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侵害了租客的合法权益

4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增长到近80岁,高龄老人群体日益庞大。伴随着家庭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子女数量减少,独居老人越来越多,以往依靠亲情伦理来支撑老人长期护理需求的方式面临着可持续性考验。

对于多数家庭来说,照顾略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日常生活起居或许尚有余力,但如果面对照料长期失能人群,照护者往往由于长期照护压力而患上照护综合征。这是一种以身体、精神和情绪疲惫为特征的病症。有研究数据显示:30%~40%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照护者患有抑郁症和面临情绪压力;58%的照护者身体状况比同龄人更糟糕。

与失能老人一样,长期照护人员一样需要被关注与帮助。拿什么解救快被压垮的照护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补短板的重大制度安排,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群体方面被寄予厚望,也有利于让长期困于护理失能失智患者的家庭得到解脱。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谈谈如何让长期照护者走出“照护综合征”的困局。
昨日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5 . 《抖音2024乡村文旅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的乡村文旅打卡地已经超过17万个,累计有7000多万个打卡内容。当下的文旅发展呈现出下沉的状态。越是不知名的小地方,越保留了一些原生态的趣味,旅行就越轻松,获得感就越强。

细究每个地方的火爆,尤其是此前默默无闻的乡村地区,都离不开文旅达人和探店达人的带动效应。当然,还有数以亿计的普通用户,他们举起自己的手机,记录、发现、发掘,一个不经意间的随手分享,就可能带火了一个城市、一个景点,或是某个细微的事物,这正是文旅下沉的基本盘。另外,社交平台尤其是短视频,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内容的传递,不仅能够很好的将乡村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的创意表达出来,还可以塑造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文化+乡村旅游+数字经济”的发展新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和文化知识,分析当下文旅发展呈现下沉状态的原因。
6 . 2024年1月,国务院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作出部署,要求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这一举措有利于(     
A.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B.推动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C.健全阳光政务公共服务体系D.提升企业和人民群众获得感

7 . 耕地保护是涉及粮食安全的大事,14亿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土地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简称“卫片”)执法有利于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卫片技术区域覆盖性强、监测精度高,在基本农田管理保护执法检查中具有常规监察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过于依赖卫星执法,也容易为违法占地行为留下可乘之机,如通过在相应区域的屋顶临时种上绿植以隐瞒真实情况等。对此,自然资源部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立法进程,并进一步修订《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合法性判定规则》以促进土地卫片执法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提供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如何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治理以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程某离异多年,其儿子程甲和女儿程乙均在外地工作,程某的日常生活经常得到村委会照料。2022年12月底程某病故,程甲、程乙因故不能及时赶回,村委会代为购置丧葬用品,办理了丧葬事宜,花费8000元。程某有存款9万元,没有留下遗嘱。程甲、程乙二人就遗产继承问题产生分歧,程甲认为9万元遗产应该由儿子继承,程乙不同意。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进行调解,人民法庭也对调解工作给予大力指导。

2023年2月11日,经多方调解,程某的两位继承人达成一致意见:为感谢村委会对程某的帮扶,同意将程某的遗产9万元全部捐赠给村委会用于村基础建设及改善村居环境。2023年3月2日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后,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针对调解过程中几个争议的问题,请你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进行法理阐释,并说明最终结果的借鉴意义。
争议焦点(1)若按照法定继承,程甲可以继承多少遗产?(2)村委会获得的9万元是否有效?(3)调解协议是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法理阐释
借鉴意义(4)
7日内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厉庄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模拟(一)政治试卷

9 . 在全球化背景下,判断产能是否过剩,应该聚焦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如果产能超过本国需求就是“产能过剩”,那就相当于将产品出口跟产能过剩画上等号,这是违背经济理性的逻辑。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绿色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作为绿色产品的重要生产国,继续其生产活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用保护主义捆绑新能源产业,无疑将削弱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从相关主要指标来衡量,美欧一些国家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抱怨缺乏数据支持。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增加的同时,价格也在上涨,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平均售价大约是中国国内的两倍,这一方面说明西方所谓“倾销”的说法站不住脚,另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正在增加,何来“过剩”之说?

美欧一些国家刻意通过“去风险”等方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阻碍全球资源高效配置,也会导致其本土企业发展受阻。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中国产能过剩论”予以驳斥。
10 . 马克思认为,人的不自由状况是现实物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现实社会矛盾状况的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当然更不自由,因为他们更加屈从于物的力量”。“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才能推进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而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和人的自由。材料表明(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受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
C.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7日内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