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2017年新年贺词。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第四次发良新年贺词。一如既往温暖人心,一如既往催人奋进。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讲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年来,又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云南省是我国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有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16年在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云南省某民族自治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坚持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0多亿元,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上述事实说明
①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②要重视调查研究,依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部署
③矛盾的斗争性已经向矛盾的同一性转化,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新年贺词中引用了我国明未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名句“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下列名言警句与“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中体现哲理相近的是
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②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③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④万物独化,独生而无所资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7-05-0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南昌市高三二模测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
2 . 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如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等。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引用相关名言警句,比如,“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这说明(     
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②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当代社会仍然焕发着时代价值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培育法治文化提供了精神滋养
④人们的法治意识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和浸润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 . 习近平主席出访海外、出席多边论坛等外事活动期间,多次引用外国名言谚语,或诉说深厚的友邦情谊,或共享改革与发展的大国智慧,或展望“同呼吸、共命运”的合作未来。这充分说明(     
A.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D.不同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2021-05-2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近,《百家讲坛》推出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这一场思想文化盛宴引发人们广泛热议。

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解读,展现了习总书记将时代背景与名言典故巧妙结合的治国智慧。节目中相关专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之所以能走进人民内心深处,就在于他讲的是“关心话”“心里话”“中国话”,融情于理,使党的理论思想入脑入心。

节目第三集《国无德不兴》以立德为主题,主要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那么怎样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融情于理,让党的理论思想入脑入心。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习总书记对“德”的相关论述的合理性。
(3)请结合材料写出三条你对习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的学习或人生启示。
2019-04-12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的精神价值世界,是真善美的艺术理想世界,它蕴含在世界各文明思想之中。
“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天下和平,修齐治平”、“天下和合,共为一家”等名句无不显示了中国古代就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也成为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党的十九大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把相互珍重、平等协商,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的动力所在。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应如何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
(3)学校某社团计划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演讲,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2018-03-1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金溪一中、余江一中等五市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6 . 习近平主席引用典故最多的古代名人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他曾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名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下列诗句与苏轼的名言所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②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