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0月,付某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劳动合同。2019年5月,付某晋升为公司部门经理,月工资3万元。2023年11月,该公司以经济效益不好为由,直接将付某职位调为普通职员,月工资调整为1万元。付某不服,要求公司恢复其原职原薪。2023年12月,该公司以付某不服从安排为由,向付某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单方面宣布立即解除其与付某的劳动合同,并扣发付某1个月工资。2024年1月,付某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该公司支付工资差额、扣发的工资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析该公司的做法。
(2)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评析付某的维权行为。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标志着香港特区有效落实基本法第23条规定的宪制责任,筑牢了香港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的“防护墙”,在新时代新征程“一国两制”事业发展进程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但美国务院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对此妄加指责,一再诋毁抹黑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称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将对港人以及在港美国公民、企业产生广泛影响,损害港人权利和自由;《条例》可能违背中国保持香港高度自治的国际承诺,破坏“一国两制”框架,损害香港作为国际商业中心的声誉。

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对美方诋毁抹黑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言论进行批驳。
昨日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刘女士的父母重男轻女,一直偏爱弟弟,就连刘女士上学时的生活费都不予支付。刘女士一直靠勤工俭学、申请助学贷款等方式完成学业。大学毕业后,刘女士与李先生结婚并生育一子,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刘女士的生命,未留遗嘱。刘女士的父母要求分割刘女士的遗产,包括李先生婚后根据父母遗嘱继承的一套房屋(遗嘱合同没有明确表示房屋归哪方所有),刘女士的死亡赔偿金20万元。

某班学生在法律课堂上围绕本案展开讨论,观点如下: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别对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加以分析。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4 . 材料一   2023819日,重庆市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订了深化重庆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在文物保护地方立法建设,革命文物、三峡文物、石窟寺等保护利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重大考古项目、博物馆提升、文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文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加强协作、推动重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为重庆文化强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印发实施十四五文物保护规划及保护利用专项规划,重庆将坚持保护第一,系统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赓续巴渝文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让文物起来。

材料二   鞭(jīng)来变成了鞭(gěng)米,确凿(zuò)变成了(záo),的(de)多了(di)的发音……很多成年人困惑不已,以前上学时反复标注易错读音现在反而转正了?对此,专家解释:字在北京话中原有文白异读,文读音gēng,白读音jīng更鞭耕等字原有的白读音日趋消亡,而文读音与全国其他方言的对应性更强,更方便普通话学习。的士一词借自粤方言吸收的外来词(taxi),口语中实际读音为di,更符合北京语音系统,但是这个读音在字典、词典里面一直没有得到体现,所以新增进来。这些变化也考虑到便于交流,将老百姓的选择和态度纳入审音考虑范围,以读音鉴定的社会调查结果数据为依据。就比如说确凿凿(záo……

20241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包括:多巴胺误读为an卡脖子误读为等读音错误纠正。以集中纠错的方式,向社会普及语言文字知识,以激发国人规范运用语言文字意识,提高社会语言文字运用水平。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知识,说明在保护与利用中让文物“活”起来的合理性。
(2)有人说,汉字的读音无所谓对错,错的人多了就变成了对的,对待汉字读音不必较真。请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评析此观点。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卷

5 . 材料一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也是我国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发展的典型企业。

20195月起,美国政府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并联合多个国家对其绞杀。当华为身处国际困境时,我国政府协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企业采购华为5G通讯产品,在农村建设5G基站,强化与华为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生态等方向的战略合作。华为自身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秉持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股份100%由员工持有;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在全球持有专利超12万件。2023年以来,华为在芯片、操作系统、智行智驾等领域不断突破围堵,成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遥遥领先的代表。

材料二   随着全球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在很多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某些国家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不断加码对华核心技术出口管制措施,无理打压中国企业。面对打压,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勇于担当作为,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加强科技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主;拓宽业务范围,在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等领域找到了新的出路。

(1)有人认为:“华为在逆境中成功突围在于其提高自身创新力。”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民营科技企业要扛起职责使命,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中书写企业担当。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案例一 赵某到甲公司应聘司机,接待的公司副总曲某解释说:因公司不给副总级别的领导配备司机,就以公司名义招聘,但实则是自己出钱雇个司机。期间,赵某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应聘、报销出租车费等均由公司与之结算。后赵某需回老家照顾生病的母亲,向曲副总请假未被批准,进而被辞退。案例二 周某(17周岁)与乙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从事仓储管理工作。合同中,周某承诺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且后果自负。周某因在工作时间经常打游戏导致所管理物资多次遗失,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材料二   案例一中的赵某提出公司应给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以及拖欠工资。公司声称副总与赵某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合同关系,拒绝赔偿。

法院认为:赵某和甲公司都符合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资格,赵某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应聘、报销出租车费等均由公司与之结算,这些都说明赵某实质是公司员工。虽然副总用个人账户转账支付工资,支付方式的不同,并不影响员工主体身份;赵某自入职起,公司始终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尚拖欠部分工资。最终判定:赵某胜诉,公司支付赵某双倍工资差额以及欠付的工资。

(1)案例二中的周某承诺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且后果自负,自愿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据此有人认为,民事法律关系中“我愿意”就可以了。请据此谈谈你的看法。
(2)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就上述两个案例谈谈你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2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注: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59岁的劳动适龄人口。

材料二   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医疗、生产性服务等领域:迎宾机器人提供接待、咨询、引路、导览讲解、互动娱乐服务;医疗机器人提供导诊、远程诊疗服务;检修机器人检查电网、维护电路和电信设备,清洁机器人在粉尘环境下清扫施工现场……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有人说,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不利于就业稳定。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小儿子董某将母亲杨某送到养老院,并签订了养老服务合同,每个月的寄养费为2400元。可董某只交了一个月的钱,就再也不交钱了。2023年2月,养老院将杨某以及董某告上法庭,向他们索要拖欠的寄养费16800元。同时成为被告的,还有杨某的另外4名子女。这引起了另外4名子女的不满,原来早在2014年他们的父亲去世后,他们就签了一份分家协议,按照当地的风俗,嫁出去的女儿不继承家中的财产,也不用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另外,两兄弟各自赡养一个老人,大儿子赡养祖母(2019年祖母去世),小儿子董某赡养母亲。

针对嫁出去的女儿不继承家中的财产的风俗。有人认为:“法定继承人一定能一起继承遗产,嫁出去的女儿是法定继承人,所以一定能继承遗产。”此演绎推理是否正确,请运用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五校(清新一中、佛冈一中、南阳中学、连山中学、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如今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从科幻奔向现实。

传统机器人基本上是按照人编写的程序完成特定任务,具有专属性,也就是说一种机器人只能干一件事情。而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能够在多种场景中执行任务,极大地提高了通用性。

有人疑惑,人工智能如此“聪明”,我们为什么不给它装备上一副更加强大的身体,为什么偏偏要做成人形?比如,滚轮可比双腿速度快多了。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人类如今所处的世界,已经被打造成了适合人类工作和生活的样子,生产工具也都是为人类设计的。滚轮的确比双腿速度更快,但遇到台阶或崎岖的路面等情况,还是双腿更加灵活便捷。因此机器人被设计成拥有人的运动能力的人形,才能高度驾驭工具、适应环境。

甲同学在了解人形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能很好适应环境,但不能高度驾驭工具的机器人一定没有被设计成人形。已知材料中的判断均为真,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推理知识,评析甲同学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份阶段考政治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近三年来,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持续保持高位水平;央企积极打造技术攻关高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行业领军企业作用,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有效解决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国有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资源供给,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企业应多措并举,与高校一起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市场化联合培养机制。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有同学认为“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就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查漏补缺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