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长期以服装、家具、家电“老三样”为主近年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作为外贸出口“新三样”,越来越受到关注

(1)解读上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一种观点认为,“新三样”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应该用“新三样”彻底取代“老三样”。运用经济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中国政府会同有关方面,扎实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材料一   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情况。

项目
数值
数额(亿元)增长率(%)
货物贸易19.5万2.8
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240.928.4
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3059.8

注:其中,节能环保类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增长28.3%;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我国与30多个国家共同发布了《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

材料二   2023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通过经贸对接会共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421亿元。在两国的大力支持下,中印尼“两国双园”经贸合作交流洽谈会、中国(福建)一东盟经贸合作论坛等9场大型活动得以举办,提升了“两国双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海洋渔业、热带农业等五大跨国合作产业形成“走出去”“引进来”项目34个,总投资近800亿元。“一带一路”不仅变成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通往繁荣幸福的高速发展之路,更架起了双方人民双向奔赴的“连心桥”。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重视与印度尼西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打造“连心桥”。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战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

近五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图。



解读材料包含的经济信息。
2024-03-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区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中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2015-2023年9月我国稻谷及大米进口数量及均价走势图

备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商品展望》指出,2023年全球大米价格较去年同期平均上涨28%,预计2024年将继续上涨6%。《全球商品展望》分析称,此次大米价格提高,主要原因包括极端天气厄尔尼诺的威胁,全球重要大米出口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以及大米生产、出口的地理与市场过于集中。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米生产国,水稻产量常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占全球大米产量的28%左右,储备充足,消费相对稳定,自给率超过100%,在全球大米市场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从用途来看,我国进口的大米主要是碎米,基本用于饲料加工,一小部分的食用大米也主要是用于品种调剂;从进口来看,我国大米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越南、基国、巴基斯坦、柬埔寨、缅甸、印度等国家,为了确保大米进口稳定性,我国持续推进大米进口来源地多元化,提高全球大米议价能力,确保大米买得到、买得起、运得进。

确保粮食安全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为了避免国际低价粮冲击国内市场,确保国内大米产业安全,多年来我国对大米进口实行配额管理,大米进口配额一直保持在532万吨,配额内进口关税低,配额外进口关税高,这相当于为国内大米市场建立起“防火墙”。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守好“米袋子”,确保粮食安全。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让青年到乡村发展得到越来越多顶层设计的支持。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大国前行的蓝图上找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主动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图1促进返乡创业因素                         图2阻碍返乡创业因素

注:2022届外地求学本科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比例为47%,较之2018届的43%提升了4个百分点。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2022年3月,安吉红庙村村委收到一份大学生关于当地矿坑开发的建议,想利用矿坑资源开一家特色咖啡店。村委联合由10余名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成立了公司。项目采取“两入股三收益”的运行模式,即村民和村集体以资金和资源入股占比49%,公司占股51%,由公司负责项目运营,减轻了大学生创业团队启动资金过大的压力。除了入股的分红,村集体每年还会收到一份固定收益。项目的火爆超出预期,红庙村村委委员、团支部书记王永说:“今年‘五一’单日最高销量达到5120杯”。尝到了年轻人创新创意的甜头,红庙村正在计划引入集市、露营等新业态,当地政府还在创新各种方式,邀请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彼此需要、彼此成就,与乡村双向奔赴,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乡村经济增长的动能。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大学生返乡创业对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材料一   2018年-2022年我国GDP总量及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图。


注:①2022年,聚集性、接触性消费受限,整个消费市场受到疫情冲击较大;

       ②2023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77.2%。

材料二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需要持久强劲的内生动力。2023年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正式发布,希望通过优化政策和制度设计,进一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流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零售业态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引领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当前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对消费品质、体验感的要求不断提升。但是,我国消费领域中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堵点和痛点:一些低收入人群消费意愿高但消费能力不足;一些高收入人群消费能力高,但因国内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稀缺,往往去国外释放高端消费需求,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体验;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等出现了一些如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金融风险问题、消费陷阱问题等,使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受挫;在一些新兴城镇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现代商业服务设施不完善,宽带网络设施落后、互联网普及率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的有效满足。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1-05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中国社会正迎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一趋势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

材料一   图为2016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及占GDP比重


   

注: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0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1.5%。

材料二   随着5G技术的普及,数字经济迅速崛起。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人们出行、购物的首选方式。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办公空间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见场景。数字化的教育、医疗、娱乐等服务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我国数字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不少短板: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核心技术升级困难;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还需深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国内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数字鸿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数字人才需求缺口持续加大,企业与人才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

数据要素的有效配置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根据2023年3月中共中本、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10-3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文综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体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材料一   2017~2021年我国能耗强度(每万元的产值所需消耗的煤产量)如下:


材料二   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全球气候治理的需要,也是重塑我国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速绿色转型发展的需要,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国家治理理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要义是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从发展前景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刺激能源、产业、科技、投资等领域形成超大规模市场需求,催生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分析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以来,以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工业基础原材料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直接推高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但PPI上行并未驱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步上行,PPI与CPI总体呈“剪刀差”变化(如图)。这一状况对我国产业链上游部分企业有好处,对大量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如以钢板、铜材、橡胶、ABS塑料为主要原材料的小家电生产企业,却带来了很大的生产经营压力


       

上方折线代表PPI同比涨跌幅,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反映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程度的相对数;下方折线代表CPI同比涨跌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及其成因;提出企业应对这种压力可采取的积极办法。
2023-10-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第四中学桥北新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出口数量走势图(单位:万辆,%)

注:2022年欧洲市场销售量前五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中除了特斯拉外,全是欧洲本土品牌,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份额较小。

材料二   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增加,然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比较突出。首先,核心技术突破方面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在动力电池延长寿命、低温性能、快充性能等方向存在短板。另外,技术发展需要人才引领,而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缺口显著扩大,但专业人才培养却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与此同时,消费者关注的不再只是产品本身,还会进一步考虑产品的售后服务,在同类新能源汽车质量和性能都相近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售后服务更优质的车企。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势头正盛。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出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