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精彩纷呈的电视荧屏上《朗读者》以一脉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关注并火爆全国。《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该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中所选的读本基本都是文学经典,文学形式涵盖了散文、诗歌、小说、剧本以及书信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与嘉宾故事里的国、家、个人情怀相互映衬,产生了叠加效应,整个节目都充满感染力。嘉宾分享的故事、主持人董卿或深或浅的访谈以及专家的简短解析,使节目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节目体现出的熠熠生辉的人性价值让观众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中央电视台主动承担起主流媒体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既立于原创、又立于内容,保证了节目最终的质感,创作出的《朗读者》才能最终成以口碑。这类高质量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满足观众文化需求、情感需求。它所传达的家国责任、家庭温情都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嘉宾分享人生经历、情感故事,让观众感动于他们的亲情、友情、爱情,文学作品一经朗读,无声的文字便在个人故事的背景中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真正做到把文本和人物结合为一体。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和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关知识,分析《朗读者》引发全民关注,并最终成以口碑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朗读者》引发观众产生共鸣的哲学意义。
(3)文化创作应该如何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请你为此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7-08-06更新 | 34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期末)文综政治试题
2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6月16日,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中,《朗读者》荣获最佳幸福电视节目。《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文化情感类节目。该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不仅展现出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更是让无数观众为文化痴迷。这种返璞归真的制作方式,让人眼前一亮。节目播出后备受好评,不少网友表示:“这是文化传播的又一股清流。”

材料二《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文的唯一专家。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朗读者》成为“一股清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互译共存的意义。
2018-11-1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文)试题

3 . 材料一   “双十一”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而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由于打折促销力度大,一些网购达人纷纷给支付宝充值,准备好足额的购买资金为到时候的秒杀做准备。随着销量的激增,生产企业、网络电商则在为库存奔忙,因为库存不足将会非常被动,也会影响顾客体验。而快递公司为应对“双十一”期间快递爆仓的情况,加速招兵买马,增加人手,同时增设车辆,保证运力充足,有的快递公司甚至想出了利用相对廉价的“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方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双十一”期间价格变动带来的经济影响。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环境保护税对于进一步强化税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控作用,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企业落实治污减排责任意义重大,一方面税收的征管更加严格了,可以增强执法的刚性,减少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干预。另一方面,对主动采取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的企业,给予减免优惠。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企业如何适应环境保护税法的颁布和实施。
(3)“保护环境,利国利民”,《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共同行动。请你为中学生如何推进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贯彻实施提两条可行建议。
2019-09-2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4 . 材料一: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D县注重用文化乐民、育民、惠民。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断丰富新村建设内涵;突出文化特色品位,总体定位“民居风格协调一致,色调清新淡雅”,充分展现地域文化风韵;突出文化成果共享,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突出文化塑造功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魂”,提振农民精气神。
材料二:华阴老腔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伴奏音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构成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世代流传,久演不衰。歌手谭维维携手华阴老腔的老艺人,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大胆将摇滚和民谣音乐相结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嗨翻全场。它不仅喊出了秦腔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在传统中融入流行元素,也体现了国人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
华阴老腔这一剧种属于家族戏,只传本宗本姓本家男性,这种封闭的流传方式后来才被打破,老腔流传到外姓,其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目前依然处于即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长期保护。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D县注重文化建设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分析华阴老腔成为本届春晚的一大亮点所带来的启示。
(3)面临非物质遗产逐渐消亡的濒危状态,请就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提出两条建议。
2018-05-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均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新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述的科学性。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为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开辟了新前景,注入了新动力。秉承“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哲学理念,中国积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总结“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尽管丝路沿线各民族之间文明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但它始终是一条和平之路。各国、各民族之间和平往来,相互尊重,做到和而不同,实现互利共赢。这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坚持“和而不同”理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治意义。
材料三: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年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3)在纪念恢复高考四十周年的时刻,某班以“教育公正平”为主题展开讨论,请你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18-01-31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香山中学孔子中学蓝精灵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高三思想政治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比上年增长4.5%。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分析,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偏低,其主要原因与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工业增长放缓有关,也与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841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惠民生支出保持比较高的增速,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包含了很多投资性支出,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材料二和谐社会、公平优先、效率兼顾。根据《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其薪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到8倍,薪酬差由12倍降至7到8倍。这样的薪酬结构,进一步缩小了普通职工与企业高管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又考虑到了对企业负责人的激励。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分析财政在   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2)结合材料二,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分析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义。
7 . 材料一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年度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20150.95%0.44%83.5%58%
20251.68%1.10%85.5%84%

为实现上表《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业若干指标,从2016年起,我国进一步放宽了企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活动和费用范围。除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所需的研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均可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并允许企业追溯过去3年应扣未扣的研发费用予以加计扣除。
材料二     2015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加快发展农村电商,要根据农村实际,遵循市场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各地要根据本地特色,扬长避短,重视农产品质量,发展特色有机农产品,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产品、农村民俗产品的销售和农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让亿万农民通过“触网”走上“双创”新舞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简要分析说明我国制造业应如何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说明发展农村电商的意义。
(3)请你就国家如何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信息科技为支撑,旨在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推动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发展将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同时可以突破地理条件限制,助力各地均衡发展,助力传统产业实现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突破。但是当前信息技术供给不足、数据要素市场的局限等制约了其发展,基于此,国务院出台“新基建”配套激励措施,引导平台增强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能力,加快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

材料二   为了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贵州省某县推进羊肚菌种植合作社,共种植羊肚菌350亩,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就业等方式积极参与到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在产业带动下,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为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该县不断完善完善相关分配制度,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实行财政收入增长与扶贫资金增长的“并行挂钩”机制,确保财政收入的增量切实惠及贫困群众;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农民增收与公司效益“共赢”;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双轮驱动”,为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织牢社会保障网。社会帮扶持续加力,企业民众等主体通过捐款捐物等爱心帮扶措施,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离贫困。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明发展数字经济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县是如何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
2023-06-18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英才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5月,《伟大的梦想》一书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阐释,对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主题是:旨在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这一主题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一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好蓝图,这一伟大梦想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我们如何实现伟大梦想,这是本书系统回答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8月,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221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R&D经费投入强度(与GDP之比)为2.23%,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基础研究经费为1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占R&D经费比重为6.03%,占比首次突破6%。从区域看,202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R&D经费分别为15122.5亿元、4162.6亿元和285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17.7%和14.8%。

   2020年美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为2.83%、日本为3.26%;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普遍为15%以上。

材料二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信息科技为支撑,旨在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推动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发展将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同时可以突破地理条件限制,助力各地均衡发展,助力传统产业实现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突破。但是当前信息技术供给不足、数据要素市场的局限等制约了其发展。基于此,国务院出台“新基建”配套激励措施,引导平台增强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能力,加快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从新发展理念和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的角度,说明发展数字经济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21-11-07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东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