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5G时代的到来,催生着网络直播、短视频这些新业态的涌现,它们不仅“调剂”着大众生活,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还为企业带来巨大商机,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由于绝大多数用户并非专业人士,所制作的短视频质量参差不齐。但如果走向庸俗、沦为粗俗、甘于恶俗,乃至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就值得警惕了。一些短视频平台奉行功利化的思维,往往放弃守土有责的责任,只讲流量罔顾正能量,片面追求日活量而忽略内容质量,甚至为了“红利”使出黑招。如果对粗俗的内容听之任之,对错误的价值观放任自流,则不仅不利于短视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更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美学家曾说过:“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美,应该有助于人民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有意义、有价值、有情趣的人生。”如果能够以美为美,用鲜活的内容去承载正确的价值,那么短视频行业就不只是会站上风口,更会赢得更长远的未来。


(l)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短视频行业应该如何赢得更长远的未来。

短视频便捷的操作、新奇的内容吸引了不少青少年,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问题随之而来。2019年6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l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 1%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70. 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视频内容。


(2)某班召开以“增强辨别能力,抵制网络诱惑”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提纲。
要求:①综合运用《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
②紧扣主题,理由充分,观点明确,合乎逻辑。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00字左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我们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对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
(2)若你参加“从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主题班会,请你讲一个党史故事,写出故事的题目并简要指出现实方法论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6年11月6日,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1981年,记者报道此事寻找女红军未找到。后来,邓颖超托人给徐解秀家人送去一条新被子。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指出,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我们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对党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
(2)结合材料,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2021-08-18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材料一   立法,守护国家长治久安。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制定监察官法,制定陆地国界法,制定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修订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

立法,护航发展行稳致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基本法”和“框架法”。在保证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赋予海南更大立法权和改革自主权;全面推行极简审批投资制度,完善投资促进和投资保护制度……法律的不断创新推动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国家新一轮高水平改革开放提供了海南样本和方案。

立法,回应群众“急难愁盼”。从制定反食品浪费法,减少“舌尖上的浓费”;到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努力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再到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剑指“大数据杀熟”等难点痛点……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如何通过立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材料二   许某通过微信向常某寻求“暗刷流量”服务,经过沟通,双方达成一致:单价0.9元每千次独立访客,每周结算;按许某指定的第三方后台统计数据结算。常某提供网络“暗刷”服务5天后,许某通过微信转账给常某结算了229元服务费。随后,双方将单价调整为1.1元每千次独立访客。一段时间后,当常某催促许某结算付款时,遭到许某推托,且许某想单方面变更条款,改变结算依据,只同意付款16293元。常某遂起诉至法院,要求许某支付服务费3U143元及利思。

经审理,法院判决驳回常某的诉讼请求,并作出收缴常某、许某非法获利16130元、30743元的决定书。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法院判决的合理性。

材料三   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2014年,中国将每年的9月30日设为“烈士纪念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于2018年4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以国之名致敬英雄,传递出最清晰的价值坐标。对于那些披着学术外衣、打着娱乐幌子的历史虚无主义,那些诋毁贬损英雄烈士、解构质疑英雄事迹的言行,我们必须时刻警醒,用真切的历史廓清迷雾、以正视听。


(3)请你对“诋毁贬损英雄烈士、解构质疑英雄事迹”的言行进行批驳。
要求:①运用“唯物史观”或“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照抄材料不得分,规范使用政治术语;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盛老太和老伴生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哥哥霍甲、弟弟霍乙、妹妹霍丙,老伴早些年已过世。对于盛者太的赡养问题,2021年5月,霍甲、霍乙签订了分家赡养协议,均定霍甲放弃未来继承母亲盛老太的三间北房,霍乙将其所有的两间西房转归霍甲,兄弟二人轮流赡养盛老太。协议签订后,霍乙反悔,认为协议中涉及的两间西房是他和妻子共同建设的,应由夫妻二人共同签字确认,因此拒不履行协议,导致兄弟二人均未履行赡养义务,盛老太只能跟随外嫁女儿霍丙一起生活。2023年5月,霍甲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该协议有效。

材料二   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当地在养老问题上的具体情况,撰写调查报告。老师指导同学们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要注意收集各种相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对于不同的养老方式,要加以辨别比较,从而对当地养老问题形成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是否会支持霍甲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假设你参加社会调查活动,请运用两种辩证思维方法,谈谈你将如何进行调查研究。要求:思维方法与具体做法相对应。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几年,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受害者进行言语威胁、舆论指责、人身攻击、恶意诋毁,进行“人肉搜索”将个人隐私公布于众,造成受害人“社会性死亡”,为其带来精神折磨,有些受害者因此丢了工作,患了抑郁症,甚至自杀身亡。网络的匿名性和“法不责众”的心理,让一些人可以肆无忌惮地批评甚至辱骂,这是网络暴力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关专家分析,网络暴力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因素:法律制度存在缺陷,肆意侵权见缝插针;行政执法及协同执法的力度薄弱,执法不到位;司法裁决过程中,多以侵犯隐侮辱诽谤为由进行惩治,惩戒力度较小,不能形成有效威慑作用;平台审查内部审核机制不健全,给违法者可乘之机;网民的辨别能力参差不齐,受害人的维权意识不强,维权路途比较艰难。因此,整治“按键伤人”,需要打好组合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如何以零容忍态度整治“按键伤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赵某网购了价值17.9元的儿童玩具。收到商品后,赵某以玩具发错颜色为由向平台申请退款,平台向其推送售后链接后,赵某选择了“仅退款”选项。由于消息繁多,商家未在48小时内处理,根据平台退款机制,赵某顺利退款成功。

其后商家多次联系赵某要求其将玩具退回,但赵某一直未予理睬。商家遂向法院提出诉讼,认为赵某在收到商品后利用平台漏洞恶意申请退款却未退货,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赵某退还货款17.9元并承担维权支出的律师费、材料费等各项费用2000元。

法院受理后,向赵某释明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赵某意识到自己购买的商品并不属于“仅退款”范畴,最终同意补偿原告商家各项费用200元并当场履行。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价赵某在该事件中的行为。
(2)针对该案例,有人说:如果商家不追究,那么赵某选择“仅退款”的行为就不构成侵权。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驳斥这一观点。
13-14高三下·广东佛山·阶段练习
8 .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央视马年春晚中,公益广告《筷子篇》用充满情感的镜头传递出筷子里蕴含的家的味道,《中国年篇》反映出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中国年,世界各地的情感通过春节连在一起。两个广告都传递了中国情感,弘扬了中国文化,感动了国内外亿万观众。
材料二 《筷子篇》谱写家的味道。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它是一个味觉的习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筷子篇》《中国年篇》的播出为什么能够感动国内外亿万观众。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筷子篇》是如何谱写家的味道。
2019-01-30更新 | 4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卷(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唱遍大江南北。伴随着动人旋律,“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展开,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引发观影热潮。一个民族的自信焕发夺目光彩,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再次被点燃。

国家认同,是一个情感概念,也是一个政治概念,包含着一国公民对自己国家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从不会自动产生,它与一个人成长的时代场景,以及从小接受的教化熏陶密切相关,一旦形成就成为了深厚感情和精神力量。当代青年人经历了大国崛起,感受着“中国奇迹”的强劲脉动,“我为你骄傲”的自信自然油然而生。

在“中国奇迹”的背后,“中国道路”是绕不开的关键一条。道路决定命运,一国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必然取决于道路选择与制度构建。对国家发展的认同,也必然包含了对所选择道路与制度有效性的肯定。那些试图将道路、制度从国家认同中抽离的说辞,如果不是包藏祸心、另有所谋,起码也是片面浅薄、无知可笑的。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当代中国青年拥有强烈国家认同感的原因。
(2)一些人认为当代的国家认同不包括对道路、制度的认同。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对此加以驳斥。
(3)在学校教育中,请就如何让青年学生将国家认同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出三条建议。
2020-05-0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0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年,是深厚的沉淀,更是沉甸甸的成绩。十年来,我们抓改革促开放,自贸建设不停步;十年来,我们话合作谋发展,“一带一路”创辉煌。

材料一   十年来,中国自贸试验区布局逐步完善,探索逐步深化。广东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探索,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对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便利贸易投资

推进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等通关模式,实现货物快速流转;实施“一件事”审批服务体系和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机制让涉企事项更快捷;探索“新经济新业态全链条式税收管理服务机制”等让企业办税更便利。

驱动科技创新

医师、税务师等18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专业人士备案(登记)即可执业,提供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多种便利;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积极对接RCE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鼓励跨国公司在自贸区设立研发中心。

材料二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十年来,机场和码头、道路、经贸产业合作园区等3000多个务实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拉动近1万亿美元投资。十年来,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十年来,“丝路一家亲”等人文交流项目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2023年10月17日至20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得到沿线国家的热烈欢迎。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探索措施如何助力国际循环。
(2)一些国家宣称,中国打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旗号,凭借经济实力上的优势支配他国,掠夺他国财富,搞经济霸权。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写作两条驳斥理由即可。观点表述正确,材料提取恰当,观点和论据逻辑严密。
2024-01-24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