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盛老太和老伴生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哥哥霍甲、弟弟霍乙、妹妹霍丙,老伴早些年已过世。对于盛者太的赡养问题,2021年5月,霍甲、霍乙签订了分家赡养协议,均定霍甲放弃未来继承母亲盛老太的三间北房,霍乙将其所有的两间西房转归霍甲,兄弟二人轮流赡养盛老太。协议签订后,霍乙反悔,认为协议中涉及的两间西房是他和妻子共同建设的,应由夫妻二人共同签字确认,因此拒不履行协议,导致兄弟二人均未履行赡养义务,盛老太只能跟随外嫁女儿霍丙一起生活。2023年5月,霍甲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该协议有效。

材料二   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当地在养老问题上的具体情况,撰写调查报告。老师指导同学们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要注意收集各种相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对于不同的养老方式,要加以辨别比较,从而对当地养老问题形成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是否会支持霍甲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假设你参加社会调查活动,请运用两种辩证思维方法,谈谈你将如何进行调查研究。要求:思维方法与具体做法相对应。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据统计,我国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累计签署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近800个,初步形成了覆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不同的环境背景使得各国的文化各具特色,鱼龙混杂,因此做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工作,既要理性辨别外来文化,又要扎根本土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传播。
2020-10-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丰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心任务的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付诸实践。

“中国梦”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也在国际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尽管国际上对中国梦的评价大多是客观和积极的,但仍有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梦持有误解。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梦是通过称霸世界、搞对外扩张、掠夺资源、大量消耗能源等手段来实现的梦,是“建设一个越来越强大的中国”——亚洲人和非洲人乃至西方人都“将屈从”的世界大国。

材料二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如今我们享受着宁静幸福的生活,但我不禁时常回想起那些将青春岁月奉献给祖国大地的青年们,他们铸就了“最可爱的中国”的辉煌篇章。在革命的道路上,那些英勇无畏的“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以他们的热血为人民的江山染上了最鲜艳的色彩。在新中国的建设征程中,青年们洒下的辛勤汗水汇入了祖国建设的滚滚洪流。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广大青年发出了“我与祖国共奋进”的豪迈誓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肩负着伟大的使命,他们怀揣着“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正以满腔的青春热血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金色篇章……

(1)运用“中国梦”的知识,请你对西方学者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2)学校拟组织开展“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发言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正确;②学科术语使用准确、规范;③语句言简意赅,逻辑清晰:④字数 200字左右。

4 . 材料:公益广告《筷子篇>用充满情感的镜头传递出筷子里蕴含的家的味道,《中国年篇》反映出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中国年,世界各地的情感通过春节连在一起。两个广告都传递了中国情感,弘扬了中国文化,感动了国内外亿万观众。

《筷子篇》谱写家的味道。婴儿时,长辈用筷了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了,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了,是一种团圆。每一个人,都有—个关于家的味道,它是—个味觉的习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筷子篇》《中国年篇》的播出为什么能够感动国内外亿万观众。

5 .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党史国史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任务。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历史是党的根、党的魂,学好党的历史,我们才能知史爱党、知史兴国,永远跟党走,坚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以所谓“重新评价历史”为名,认为革命文化是“过去时”,随心所欲地戏说历史,对英雄人物、历史人物进行颠覆性评价。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对此加以批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产品质量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国家高度重视产品质量问题,着力打造质量强国。

[案件缘起]

2020年8月3日,易女士通过网络平台一店铺购买L腐乳公司生产的10斤瓷坛腐乳一罐。易女士的丈夫范先生收到快递后将腐乳瓷坛放置餐桌,随即打开瓷坛盖子。正当范先生准备品尝时,瓷坛突然炸裂,致范先生右臂前部及右手受伤,易女士随即报警。经司法鉴定,范先生被评定为九级伤残。范先生与生产厂家、销售店铺沟通赔偿事宜,协商未果,范先生以工腐乳公司和店铺经营者李某某为被告,将其诉至法院。原告范先生要求二位被告赔偿各项损失共计22万余元,并提交了接处警登记表、腐乳瓷坛破碎现场图、现场视频以及快递签收时间、医院救治记录、网络平台聊天记录等证据。

[法院判决]

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第1202条和第1203条规定,一审判决生产厂家L腐轧公司和销售店铺经营者李某某共同向范先生赔偿损失22万余元。一审宣判后,L腐乳公司不服提出上诉。2023年4月28日,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二审,决定维持一审判决。

知识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二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零三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为何支持原告的主张。
(2)李某某认为,“自己只是腐乳的销售者,不应当对范先生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驳斥该观点。
2024-06-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材料一

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书中提到,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建设三峡大坝,在中国北部、中部、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其中,《实业计划》展现了孙中山先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天才设想,但在旧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下,孙中山先生的宏大构想是难以实现的。
“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现代化过程中处理好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提出“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奋斗15年到2035年,提前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再奋斗1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道路,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新的机遇。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2)由于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欧洲,现代化进程也先从西方国家发轫,因此,有观点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之路,造成了一系列社会治理困境,中国式现代化也必然如此。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指出该观点所犯的逻辑错误并加以驳斥。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7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会议强调,要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要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1)有人认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就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2)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矛盾的知识,分析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建设生态文明要发挥文化的作用。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列举两种发挥文化作用的做法并指出依据。要求:两者要相对应。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交化阅读作为一种全新阅读模式,以线上分享、互动、传播为特征,正成为数字时代的阅读潮流。点开网络阅读平台上的一部小说,读者可以在每段后面写“段评”,每章后面写“章评”,还可以点赞、吐槽、纠错、编段子,妙趣横生。

传统阅读以作品为核心,侧重个人品读,不易受干扰。社交化阅读则以读者为核心,凸显阅读的社交属性,能极大地激发阅读兴趣,使读者在便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帖、评论、弹幕等来帮助作者生成创作内容,获得与作者共创阅读内容的奇妙体验。与传统阅读相比,社交化阅读更容易分散注意力,产生浅阅读和泛娱乐化阅读等问题。

虽然社交化阅读日益流行,但传统阅读依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图书馆、书店或农家书屋等实体场景里浸润书香仍是许多人的优先选择。在阅读中传承文明,关系到个人的素质提升与国家的兴旺发达。无论阅读的模式、场景等如何变化,开卷有益始终不变,阅读的意义始终不变。

(1)有人认为,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社交化阅读必将取代传统阅读。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阅读为什么会出现“变”与“不变”的现象。
(3)假设你是某社交化阅读平台上的作者,请运用两种创新思维方法,谈谈你将如何进行创作。要求:思维方法和具体做法相对应。
10 . 定力,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坚强意志、执著信念和道德操守。
材料一     政治定力,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关键词。增强政治
定力,是提升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在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主要表现为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决与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行为作斗争,能够经受住各种政治考验;增强政治定力,除了加强理论学习,还需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实践中反复锤炼。
材料二     “君子慎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慎独是指一个人独处时仍能谨慎自律,严格要求自己。政治定力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做到“慎独”,不会被各种不良现象所诱惑;注重“慎独”修养的人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能更好保持政治定力。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时候说:“党员干部都要努力做到‘慎独’,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慎独”思想与提高政治定力之间的关系。
(2)有人说“政治定力”就是“自我控制力”。如果要批驳此观点,请你简略列举两条理由。
2018-06-3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会昌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文综训练政治试题10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